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
A.致力于加强与周边邻国合作B.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022-10-04更新 | 1836次组卷 | 92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4·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为促进少数民族全面发展,新中国制定一系列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这些政策有利于(     
A.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B.消除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
C.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推动基层自治的创新完善
3 . 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B.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2023-08-18更新 | 335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多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2021年,我国外交部长王毅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中国外交根植于五千年悠久的文化积淀……对待朋友,我们有好客之道;对待伙伴,我们有合作之道;对待恶人,我们也有斗争之道。面对危害世界的强权霸凌,我们更需要主持公道”。这表明(     
A.中国开始主导世界新秩序B.中国大国外交的自信担当
C.国际形势对中国十分不利D.睦邻友好是中国外交宗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4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日内瓦明确规定美国官员不许和中国官员握手的历史,在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得到了改变。这反映了
A.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B.美国外交政策彻底改变
C.中美关系受国际形势影响D.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6 . 亚非会议掀起的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1955年到1964年,中国建交国增加了29个,除南斯拉夫和法国外都是亚非拉国家。这表明新中国
A.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B.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C.实行求同存异原则取得显著成效D.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7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2024-03-18更新 | 244次组卷 | 13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1960年5月,毛泽东表示:“我们不感到英国对我们是个威胁,也不认为法国对我们是个威胁。”1963年9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划分“两个中间地带”“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这反映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确立B.中国政府积极拓展外交空间
C.中国已摒弃了意识形态斗争D.美苏两极格局优势地位变化
9 . 20世纪5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不能由外部力量去发动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斗争和改革。与少数民族建立良好关系,有少数民族干部,才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可见,邓小平
A.强调以稳妥的方式处理民族工作B.系统地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理念
C.强调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D.以民族团结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
10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材料体现了中国
A.外交逐渐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B.赢得外交的主动权
C.外交政策赢得国际的普遍认同D.联合欧洲对抗美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