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
①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
②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
③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④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5874次组卷 | 6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4年,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不再采用“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附庸国”“资本主义国家”等称呼,而是改用如表所示的称呼。
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的新称呼
项目新称呼新称呼的标准
第一类“东方国家”“亚非国家”地理位置
第二类“独立自主国”“半独立自主国”国家主权独立程度
第三类“中间国家”“中立国家”“第三世界集团”同冷战中两大阵营的关系
上述调整(       
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B.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构建了利于和平发展的外交话语D.提升了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3 . 1963年年底到1964年年初,周恩来出访非洲十国。此次非洲之行发表的公报显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议题主要为苏、美、英三国签署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1963年7月)、中印边界冲突、中法建交等。这反映出,此时的中国外交(     
A.服务国内经济建设B.以团结第三世界为宗旨
C.突破意识形态束缚D.积极应对国际局势变化
4 . 建国初期《中国建设》杂志刊登了许多外国读者的反馈。一位印尼读者表示“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在人民政府的治理下享有和平和繁荣”。一位印度读者写道“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是如何平等地享有全部自由,还享有自由的区域去实现进步和繁荣。”这些反馈直接表明外国读者
A.赞赏新中国的民族政策B.讴歌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认识到爱国统一战线的优越性
2021-06-01更新 | 1927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竺可桢的日记记载:“午后至怀仁堂开会,通过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投票分为八组,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主席团开会,说明廿二号的政治报告因翻译蒙、藏文需时,延期到廿三日。”该日记可以佐证.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B.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效果显著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D.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得以落实
2021-02-02更新 | 1004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0年6月,毛泽东首次明确表示:“我们是把自己算作第三世界的,现在报纸上经常吹美国、苏联、中国为大三角,我就不承认。他们去搞他们的大三角、大四角、大两角好了。我们另外一个三角,叫作亚、非、拉。”这种划分
A.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B.说明我国结束了“一边倒”外交
C.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经济封锁D.有利于我国开创外交新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其趋势表明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政治舞台B.因朝鲜战争与西方决裂
C.始终坚持和平外交方针D.内政外交上呈现新气象
2022-08-16更新 | 32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湖南地区专用)
8 . 亚非会议掀起的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1955年到1964年,中国建交国增加了29个,除南斯拉夫和法国外都是亚非拉国家。这表明新中国
A.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B.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C.实行求同存异原则取得显著成效D.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9 . 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规定“少数民族的节日,应该受到尊重。民族节日放假办法,按照国务院规定执行”。按照此精神,上海市在1980年发布公告,同意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开斋节”放假,并保障油、面的供应。这反映了(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习俗B.上海率先推行少数民族节日放假政策
C.各地应该优先保障少数民族过节物资D.上海改革开放推动其民族政策的转变
10 . 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