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所示为明中叶至清中叶,苏嘉湖区域蚕桑丝织圈经济交往网络(注: ⊙为跨区域集散中心;£为区域内集散中心)。这反映这反映了当时该区域(     
市镇桑籽桑秧桑叶鲜茧生丝丝绸备注
乌青镇蚕桑最盛,却几无绸业
菱湖镇£丝产量在湖州府领先
盛泽镇£专营织绸,不事蚕桑
洞庭山桑叶的最大“外援”
A.集镇生产呈现专业化特征B.自由雇佣劳动已经较为普遍
C.传统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D.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兴盛活跃
2023-01-12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兵器铸造业中的三级监造制度。据此可知当时(            

造者

造者(主办者)

省(监)者(监造者)

三晋

工师、冶尹

令、司题

工师、冶尹、左右校

相邦、守相、大攻尹(中央)、令

工师

邦司寇(中央)、令

工师、丞;士上造、工大人

相邦(中央及内史)、守(地方)

A.工商食官尚未被打破B.产品的市场口碑较佳
C.管理机制渐趋体系化D.工匠的技术水平提高
3 . 下表呈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由此可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
时间科技发展战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
20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20世纪九十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
A.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
B.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
C.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
D.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
2021-11-19更新 | 2297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漕运是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或附以陆路)向都城或其他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经济活动。根据王朝都城的位置变迁、漕粮主要来源地的变化以及运河网络的发展,可将中国古代漕运系统的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时期基本特征主要表现
先秦到西汉以长安为中心,以“关东之漕”为内容的漕运体系萌发以长安为中心,以黄河、渭河和漕渠为运,大规模从关东向关中漕运粮食物资,初步建立起全国范围的漕运体系
东汉到隋唐以洛阳为中心,以“关东之漕”向“江淮之漕”的转折为内容的漕运体系蓬勃发展大运河的开通,使南北贯通,一个以洛阳为中心的全国运河网络和漕运体系随之建立起来
两宋以汴京为中心,以“江淮之漕”为内容的漕运体系繁荣发展以汴京或临安为中心而建立起的漕运体系,形成一个严密而有效的供给系统,源源不断地将各地粮食物质输送到都城所在地,同时也将中国古代漕运发展推向巅峰时期
明清以北京为中心,以“江南之漕”为内容的漕运体系高度发展与终结阶段大运河的重新开通和海运航道的开辟使江南经济重心与北方政治中心联接在一起,最终确立了以北京为中心的新漕运体系

——摘编自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5 . 据下表可知,现代中国
A.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B.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提高
C.粮食供给渠道更加多元D.粮食生产实现了自给自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