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已有“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记载。从秦至唐,政府主导下的城墙营建逐步成熟,由城外往里看:第一层是城市外围的高大城墙——外城廓;第二层为内城墙,这里大多为普通百姓的居住区;第三层为皇城;第四层为宫城,是帝王居住、听政的场所。宫城城墙的质量、高度是最高级别的。城门的设置上,无论城墙的轮廓是何形态,城门都按方位开四门、六门或九门,体现了我国古代“礼制”思想以及儒家的四方观念。此外,城门外还加筑“瓮城”,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在一些水灾频发的地区,瓮城还可以减小对城内的破坏。明清时期,大量的人口由城内迁出,城外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城与乡之间的界线出现了“模糊地带”,城墙也不再是绝对的标志物了。

—摘编自王筠、邱厚梁《浅析中国古代城墙的发展及其作用》

材料二   近现代以来,作为城市象征物的城墙见证了我国城市空间的转型。下表是不同历史时期城墙变迁的信息。

时间城市城墙的变迁
1907年杭州铁路自城外贯城而入,拆去清泰门城墙数十丈,是为杭州拆城之始。
1927年苏州改造旧城门、增开新城门,并将与城门相连的道路开始拓宽改建。
1927年南京南京城墙“拆”与“保”引发社会各界争论。徐悲鸿发表《对南京拆城的感想》,反对强烈,直斥拆城是“续貂之举”。
1982年西安首次提出古城保护的口号,确定了“维修城墙,整治城河,改造环城园林”环城建设方案。

—摘编自郭婷《城墙的命运—20世纪中国城市空间的现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城墙修筑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城墙变迁的主要方式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2024-02-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关于番薯传入中国的不同史料记载。据此可以确定的事实是(     
史料出处
漳人初得此种,虑人之多种之也。诒曰:食之多病。近年以来,其种遂胜。《漳州府志》(1573年)
番薯,皮紫,味稍甘于薯芋,尤易蕃。郡本无此种,自万历甲午(1594 年)荒后,明年都御史金学曾抚闽,从外番丐种归,救民种植以当谷食,足采其腹,荒不为灾。《福州府志》(1613年)
福州船出海陈振龙者往吕宋国觅番蓣种,挟小篮中而来……他谷皆贵,惟蓣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明)苏琰《朱锁疏》
A.官修方志史料价值高于私人撰述B.番薯最早传入之地应为福建漳州
C.多种史料互证即可得知历史真相D.番薯的功用在明末即已受到重视
3 . 下表是民国时期安徽省(市)的举措。这些举措意在(     
时间举措
1928年4月安庆市《医生登记章程)规定:凡医生行医发现传染病或类似传染病及其他危险病症时,应即根究病源报由该管警署转呈公安局设法防止。
1930年蚌埠市将厉行法定传染病报告列入年度建设方案。将统一拟具的法定传染病报告表“分送医院填报,以便随时御(预)防”。
1931年安徽省民政厅严令各县政府、各公安局精确调查,按月填写法定传染病月报表上报。

A.对传染病进行医疗救治B.遏制"济南惨案"的影响
C.防控恶性传染病的流行D.推进现场救援活动的开展
2023-04-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4月段测(五)文综历史试题
4 . 明清时期的江苏盛泽镇“居民悉逐绫绸之利”,下表是明朝初年至清朝光绪年间盛泽镇人口变化的数据统计。
时期明朝初年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清光绪年间
户数五六十户居民百户一万余户二万余户
规模小型村落巨镇
出处《盛湖志》《吴江县志》《吴江县志》《吴船日记》
据此可知,该集镇(     
A.已经出现新的生产方式B.逐渐成为江南商业中心
C.商业领域分工日趋繁细D.经济发展带动人口增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我国历代王朝疫病爆发情况。据此分析,古代疫病频率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朝代

统治时间

有疫情的年份

爆发频率(次/年)

东汉

195

20

0.103

三国至南北朝

368

40

0.109

明朝

275

118

0.429

清朝

267

134

0.502

A.自然物候异常B.政府防疫能力有限
C.朝代更迭动荡D.人口的增加与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世界各地区的城市社会公共服务状况统计。据此可知(       

城市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2005年)

生活在贫民应的人口比率(%)(2005年)

公共卫生得到改善的人口比率(%)(2004年)

拥有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率(%)(2004年)

世界

非洲

亚洲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北美洲

大洋洲

906

1589

1577

631

820


303

477

..

51

35

..

27


..

..


80

62

74

97

86


100

98

95

84

94

100

96


100

98

注:两个圆点(..)表示数据无法获得

A.人口密度影响了公共服务B.经济水平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C.发达国家解决了贫困问题D.城市发展关注生活环境改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塔里木地区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文书情况。据此可知,当时这一地区(       

类别

数量

内容

人口买卖文书

13件

买婢券,买奴券,妇女和逃亡者等买卖文书

其他买卖文书

4件

买棺约、卖驼券、买布券、买毯券等

借贷文书

5件

贷糜文书、贷粮文书和举锦券等

租佃契约

3件

葡萄园、土地租赁

其他租赁文书

2件

房屋、蚕桑、马、牛等

雇佣文书

2件

雇人耕糜事、雇沙弥放羊文书等

记账文书

5件

出受麦账、货薄、便物历等

A.丝绸之路贸易繁荣B.商业活动比较规范
C.契约意识不断增强D.商业管理日趋严格
8 . 下表是玉米在清代地方志中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玉米传入(       
河南《嵩县志》“今嵩县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稻虽产,非常需也。”
广西《白山司志》陕南“山中多包谷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
贵州《荔波县志》“荔邑山多田少,惟恃此(苞谷)以度荒月。”
A.破坏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首先在北方平原地区得到推广
C.给中国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D.反映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冲突
9 . 下表是1987年日本、西欧、苏联高科技发展状况比较(各项以美国为100%计算)。这表明当时在高科技方面(     
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
日本73.76481.8
西欧44.455.177.9
苏联15.214.646.8

A.美国、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B.日本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欧共体逐步实现后来居上D.苏联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2023-04-15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4月段测(五)文综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某学者对天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所作的阶段划分。其意在说明(     

时间

演变

1840年—20世纪初

步行时代——双中心沿河轴向生长

20世纪初—新中国成立

电车时代——单中心双带状蔓延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末

公共交通时代——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相对独立生长

20世纪末—

综合交通时代——“双城双港(河港、海港),相向拓展”

A.出行方式决定城市空间形态B.交通系统影响城市空间发展
C.公共交通促进城市经济繁荣D.交通发展改变人们生活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