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奴隶贸易,奴隶船还给美洲带来了西非水稻,这种水稻在18世纪成为南卡罗莱纳和佐治亚沿海经济的基础。这反映了(     
A.殖民活动引发了北美的族群变化B.黑奴贸易促进了种植园经济发展
C.欧亚作物的传入影响了美洲农业D.物种交流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不同时期英国关于劳动关系的部分立法规定

历史时期英国关于劳动关系的部分立法规定
1771-1800年1773年颁布的《斯皮塔菲尔德法案》规定,但凡织工联合起来要求增加工资,煽动他人停止工作以求增加工资,或10人以上聚集在一起要求雇主增加工资等,都属违法行为。1796年的《反结社法》规定,造纸匠为了增加工资或者减少工时而进行的联合行动违法,通过这此行动与厘主缔约的合同无效,参与联合行动的劳工被罚做苦役两个月,阻止他人工作、诱使他人放弃工作或者阻止雇主雇佣他人的劳工均会被罚做两个月苦役等。
1829-1850年1824-1825年英国政府已废除《反结社法》1844年的《工厂法》规定,雇主必须在机器上布置有效的保护措施,禁止使用女工和童工清洁机器:9-13岁的童工每天只能工作半天或者隔天工作(工作一天、休息一天),其余一半的时间用于接受义务教育。1847年的《十小时工作制法》规定:纺织厂的女工和童工每天工作不超过10小时。

——摘编自刘思源《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

材料二   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19世纪40年代,操作机器织机的工人数量就超过了操作手工织机的工人数量。而到19世纪50年代,大部分手工织机已经消失了,棉纺织业的机械化基本完成。在1830—1850年间,英国的棉纱产量从5.8亿磅增加到11亿磅,煤产量从1600万吨增加到4900万吨……1825年后,工会的会员人数日益增加、组织形式日益健全,全国性和跨行业的工会组织开始出现,日益壮大的工会长期坚持就工资、工时、学徒制、工作环境等问题同雇主展开集体谈判。

——摘编自刘思源《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

材料三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选自《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两个时期英国关于劳动关系立法的特点,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解释变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
2024-01-19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农业的产生B.铁犁牛耕的应用C.小农经济的出现D.水利工程的修建
2024-01-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在中世纪欧洲,香料被看做是上层社会的标志,其价格昂贵,被称为“黑色黄金”,一些贵族家庭会以香料来彰显自己财力。16世纪以来,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寻常百姓的大众化商品。这一变化缘于(     
A.近代商业贸易方式的变化B.欧洲民众消费观念的改变
C.欧洲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D.欧洲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2024-01-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如表为“1978-2017年中国产业结构比较表”。数据变化能够用于证明(     
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年70.5%17.3%12.2%
2017年27.0%28.1%44.9%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迅速融入世界市场D.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6 . 《英国通史》中记载:“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秒为单位……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由此可知,工业革命(     
A.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加强
B.促使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C.使上层人士出行的交通工具发生了变化
D.导致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2024-01-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流行吃西餐、穿洋装、住西式建筑,社会风俗变化很大;而广大农村地区相对落后、封闭的状态,保留了很多传统习俗。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解体的时序B.洋务运动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影响D.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快慢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0年,伦敦商人向政府进行请愿。请愿书中写道:“如果能进口那些国家的土壤、气候、资本和工业最适合生产的商品,并以我们自己国家最适合生产的商品出口以作支付,那么外贸将极有利于国家的富足和繁荣。摆脱限制的自由将使贸易最大限度地发展,是国家资本和工业的最佳方向。”

材料二   美国进口产品平均关税和应课税产品平均关税变化

——据美国统计局(1790—1970)、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970—2015)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20年伦敦商人请愿书提出哪些主张。结合所学,说明这些主张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分别指出美国在①②③阶段实施高关税的主要原因。以美国为例,说明影响一国对外贸易政策或关税政策的因素。
9 . 明中叶以后,江南已很少见到几日一集的集市,取而代之的是被学者称为“地方都市”的人口稠密、商店林立的市镇;原有的军事性、行政性的城镇,也逐渐蜕变为工商业的据点,构成江南市镇的一部分。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当时(     
A.坊市制度的解体B.江南集市规模的扩大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区域产业分工的细化
2024-05-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在欧洲历史上,每当夜幕降临,城市里钟声响起、城门关闭,并伴随宵禁巡逻。城市里晚上不准经营,既是宵禁的要求,也是行会的规矩。从近代开始,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基督教文化认为黑夜不再仅仅是恶的象征,也是一条通往神灵的路径。从1617世纪以后,贵族们开始逐渐享受夜间的娱乐生活,普通市民中的少数人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享受夜晚生活。那时宵禁令还在,但规矩已经放松。进入19世纪,随着照明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剧院、俱乐部、音乐厅、赌场、酒馆是夜生活的主要场所,数量迅猛增长,甚至24小时开放。一些城市不再夜晚关闭城门,夜生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生活。

材料二   欧洲人对夜晚态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夜间劳动的普遍化,有学者估算,1800年时,伦敦人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6.5个小时。经过劳工与雇主的反复博弈,到1919年,欧美大多数国家基本实现了8小时工作制,但一种新的劳动制度---夜班工作制,逐渐推广开来。为最大限度使资本增殖,通宵达旦的工作常常采用换班工作方式,那些被称为“日工”“夜工”的人从早6点到晚6点,又从晚6点到早6点,进行换班工作。这样既能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符合法律规定,又可以使厂房、机器等资本在夜里得到充分利用。

材料三   在世界市场的建立以及随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黑夜与白天具有相同的时间性,对于资本主义而言,它们都是必须开发、利用的资源。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起先是从空间上不断向外扩张,随后又逐渐地从时间上侵蚀黑夜。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

——以上材料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夜班工作制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的理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