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3年3月,考古人员在距今约6000-4000年的天门石家河遗址不仅发现了拦水坝、小型水库等水利设施,还发现了史前稻田遗存和距今约4300年的炭化粟。这些发现可佐证,此时期(       
A.石家河人最早培植了稻粟B.农耕文明已得到初步发展
C.早期国家形态已基本形成D.南北方经济交流较为频繁
2 . 18世纪,欧洲很多国家有多个茶馆,还有茶园。许多茶园里都有弯弯曲曲的小径,一个保龄球草地球场,还有一个“大房间”可以举办音乐会和跳舞。有的茶园还以举行化妆狂欢、放烟火、赛马、赌博和举办音乐会成为其特色。这说明了饮茶(       
A.增强了欧洲人民的体质B.彻底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C.改变了欧洲的建筑风格D.丰富了欧洲人的社交娱乐生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豆VS蒸汽机,哪个更伟大?

全球物种大交换过程中,土豆传入欧洲。18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亚瑟·扬游历英格兰东部时看到了一个即将进入新时代的农业世界。因为土豆如此高产,以食物热量的标准来衡量,其最实际的结果就是令欧洲的食品供给增加了一倍。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土豆的到来终于使这片大陆能够为自己供应正餐了。

在亚瑟·扬之后数年,亚当·斯密注意到,爱尔兰人除了土豆没有什么可吃,却依然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因为吃土豆,他们也是欧洲营养状况最良好的人,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的人们,不再会轻易被那个年代最大的杀手——传染病——害死了。亚当·斯密得出结论:“同样数量的耕地将会养活多得多的人口,人口将会增加”。事实证明,土豆被引进欧洲一个世纪后,欧洲人口总量大概翻了一倍。后来有经济学家说:“土豆的引进对近代时期的影响堪比蒸汽机的发明”。

——摘自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土豆VS蒸汽机,哪个更伟大?”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 . 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2023-06-11更新 | 8693次组卷 | 6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西周村社制度的记载。例如,《礼记·王制》:“田里不鬻(卖)”;《诗经·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社神),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公羊传》:“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日父老,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据此可知,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村社的土地属于私有制B.村社有自我管理的功能
C.村社对应集体劳作方式D.村社内部具有公共空间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是国家文明的“放大器”。

材料一   唐代长安城呈现规则的长方形外观,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全城以中轴线为准,建筑物和街道严格地遵循东西对称的原则。长安城的宫城为全城的核心,位于城内北部中央的龙首原上。天然景色与人为建筑统为一体,体现出人对于自然的臣服和尊崇。唐长安城的城墙除防守的作用外,同时也是一个封闭的城市系统的外围界限。在城墙之内,尚有更多封闭的次一级城墙将城市各部分圈定起来,是中国典型的小农经济式封闭体系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在城市布局上的再现。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由于地形的限制(三面临海),而使城市呈现出不规则的外观。总的来说,其市中心区除了中央大道连通的6个广场外,其他建筑物多呈放射状向外扩展。教堂及广场和竞技场等公众场所和设施构成了君士坦丁堡社会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神权至上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些城市建筑得到了具体的阐释和体现。君士坦丁堡的建筑与自然空间各自独立,强调“天人对立”。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主要是用于防守,城墙是城周围水陆防御工事的基础。

——唐亦功《东西方文化特征在城市布局上的体现——长安城与君士坦丁堡》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唐朝长安城和君士坦丁堡的城市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安城与君士坦丁堡布局不同的原因。
7 . 如图一、图二所示
     
图一 清代前期北京空间结构               图二   清代晚期北京空间结构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北京空间结构转变的社会因素是(     
A.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商业模式的传入D.平等意识的逐渐兴起
2023-04-0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家丑不可外扬”、“肥水不流外田”、“各人自扫门前雪”,这些从古流传至今的中国俗语,体现了中国传统居住环境的 (     
A.等级性B.落后性
C.开放性D.封闭性
2023-04-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唐朝前期,扬州呈现出“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的繁华景象;唐朝中后期,“运路久梗,葭草堙塞”,扬州城址呈逐渐缩小之势。影响扬州兴衰的主要因素为 (     
A.经济重心完全南移B.运河运输功能变化
C.藩镇割据危及安定D.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2023-04-0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文件中指出,亚太区域粮食安全局势正在退步。主要原因包括(     
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②主要产粮国处于大国冲突地带   
③杂交籼米出产率低                                ④频发的极端天气影响农业生产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