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茶,一片东方树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材料一:茶马贸易一直从唐宋延续至近代。公元625年大唐与吐谷浑开通互市,大量的茶叶、绢帛等商品输出,以换取马匹及其他畜产品,丰足彼此,皆有便利。中原人用以交易的丝绸,对西域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生活附属品,而中原人却渴望得到代表国家军事实力的战争武器--战马。大唐王朝逐渐开始由绢马互市转为茶马互市。到了宋代更是形成了系统的茶马交易之法:以茶引作为茶叶经营的官方许可,茶马司管理相关贸易实务,茶马法确立各项贸易细则,完善的制度管理着所有的茶叶贸易。元帝国不缺马匹,茶马交易演变成以银两及土货与中原茶叶的贸易。茶马交易一直到明代又重新恢复,此时贸易实体则已经从转变成中原的。清代以后,随着以马为主力的冷兵器时代谢幕,茶马交易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戎新宇《茶的国度:改变世界进程的中国茶》

材料二: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中有中国茶具和茶叶。品茶从此成为英国宫廷的时尚。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各国的君主和达官显贵纷纷用黄金购买,并收藏起来。如图1所示,为1575年左右意大利佛罗伦萨根据中国瓷器样品制作的软胎油-醋瓶和1690年左右荷兰生产的装饰有中国图案的茶叶瓶。如图2所示,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它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

   

图1

   

图2

——摘编自梅维恒、郝也麟《茶的真实历史》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扶持下,茶叶生产逐步复苏,50年代以来先后研制成功茶叶筛分机、切茶机等茶叶精制机械,使我国茶叶生产长期依赖手工的落后局面获得改善,显著减轻了茶农的制茶劳动强度,提高了茶叶加工质量。1979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105万公顷,产量达到27.72万吨,出口量达到10.68万吨,分别为1950年的6.2倍、4.5倍、5.7倍,为我国后来茶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3年11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新批下来的专利《一种冷水冲泡型茶叶加工设备与工艺》,进一步提升“冷泡茶”工艺,成为“热泡清茶”品饮方式的补充,丰富了茶饮体验。

——摘编自陈宗懋《中国茶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以来茶马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茶文化”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023-12-14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50年到1984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从6.3亿吨增至18亿吨,其中发达国家粮食产量从3.8亿吨增至8.9亿吨,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从2.5亿吨增至9.1亿吨;世界总人口从25.1亿增至47.7亿,其中发达国家人口从6.5亿增至10.6亿,发展中国家人口从18.6亿增至37.1亿。这一变化说明(     
A.食物供需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B.第三世界农业发展长期落后
C.发展中国家缺粮问题日益严重D.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粮食生产
2023-12-14更新 | 36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先用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从菲律宾马尼拉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将这些商品运抵新西班牙殖民地的阿卡普尔科港。一部分商船将中国商品就地出售,再装上白银回到马尼拉,以再次购买中国商品,另一部分商船则将中国商品和美洲盛产的经济作物运回西班牙本土,在那里购得美洲殖民地需要的各种物资后再返回美洲。在整个贸易过程中,因为以马尼拉作为中转站,且以西班牙式大帆船作为运输工具,所以也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广绣大披肩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货物之一,欧洲人只知其来自集运地马尼拉,而不知其原产地,因而被称之为马尼拉大披肩。披肩的色调整体比较雅致,图案基本结构是外围一圈盘卷的蔓藤花枝纹样作为窄花边,它原是16至17世纪英国刺绣的纹样。花边内具有中国传统的花鸟图案以及十字形状。中国披肩在19世纪成为西班牙女性民族服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至贵妇,下到雪茄厂女工,都以拥有一件来自中国的披肩为荣。

——摘编自蔡琴《全球贸易史上的“马尼拉披肩”》

材料二   近代早期的物种交换极大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1500年以前,世界各的人种基本上是相互隔离的,但是到1760年,人口分布情况大大变化。美洲人种的变化最大,印第安人人口大量减少的同时,欧洲白人及非洲黑人大批涌入美洲。迁移到美洲的白人把旧世界的各种家特别是马、牛和羊)以及农作物(小麦、燕麦等)带到新世界。与比同时,美调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以及南瓜、可可等。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落、花生、各种豆类以及南瓜、可可等。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世界物种交换的影响。
2022-05-0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B.铁犁牛耕的广泛应用
C.人类掌握了某些动物的生长规律D.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
2021-12-25更新 | 752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