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邮驿通信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历史由古至今,驿站制度在古代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周秦以来,邮驿有不同的称呼。秦朝把“遽”“驲”“置”等不同名目一概统称为“邮”。在秦朝,“邮”负责长途公文书信的传递任务,近距离的用“步传”。在邮传方式上,秦时大都采用接力传送文书的办法,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秦朝还特别重视烽火通信,沿长城内外设烽火台,可以迅速传递边防情报。

——据《汉书·贾山传》等整理

“行命书(诏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

——秦代《行书律》

材料二   清政府在东北、北部、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新设了若干邮驿机构,建成稠密的通信邮驿网。到了光绪年间,驿务萧条,据《河西驿日记》记载,河西驿残破不堪:房屋破烂,马棚倒塌,驿夫饥寒交迫,还有不法的官吏,不断进行勒索,造成文报迟延,通信阻塞,邮务不能正常进行。冯桂芬专门写了一篇《裁驿站议》,大声疾呼:“国家以有限之帑(收藏钱财府库)项,既饱县官私囊,复递无足轻重之例信,亦何贵此驿站为乎?”主张取消驿站,改设近代邮政,既利于官,又便于民。在形势的逼迫下,清政府于1896年始办大清邮政官局,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

——摘编自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代驿传系统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邮驿系统出现的问题并分析邮传系统急需转型的原因。
2024-02-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记载,唐朝在洛阳营建新潭(码头):“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扬州、杭州等运河沿岸城市,也是商业繁荣地区。荆南首府江陵,“凑舟车之都会,控湖岭之要冲”。这体现了(     
A.大运河沿岸经济繁荣B.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C.海外商业贸易的活跃D.坊市制度的逐渐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初,上海市郊农民,放弃了播种棉稻豆麦的旧生活,十之六七,以种蔬菜为生。1912年海关报告记载:“一个颇有规模的、以供应市场为目的的菜园行业已经兴起。”该现象的出现(     
A.反映了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大B.说明了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C.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D.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时,始皇帝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悉招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即使焚书坑儒时也“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使得先秦的医学成就不至于毁于一旦。《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稳定社稷,西汉政府施行保育保婴、养老及稳定民生的政策,为此方术备受推崇。西汉中期,统治者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对工商业者的限制政策,使得已被纳入“工”阶层的医者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治人”为本、“治物”为末的思想极大地制约了医学的发展,但是西汉仍是我国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摘编自李晓芳《西汉医学的发展及其成就》

材料二   宋代皇帝对医学之重视,是史无前例的,特别是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文臣武将也多关注,如欧阳修、王安石、富弼等都参与到古医术的整理工作中。至北宋校正医书局刊印医书后,对于各种临床及伤寒学研究的专著增多。《宋刑统》中有关于医德、医疗事故、民众医药、饮食卫生、卫生保健、囚犯医药卫生管理等医事管理都制定了惩处的法规,是医疗领域的一大进步。根据政府规划,中央设置翰林医官院,地方州郡设医官制,并创办太医院和地方机构负责医者教育与培训。此外,还设有国家药政机构和官办药厂和药店,将药物列为专卖品。在医疗救助领域,官办的福田院、漏泽园等医疗慈善机构也极大地提升了两宋的医疗水平。南宋宋慈的《洗冤集录》成为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推动了古代解剖学、病因学等科学的发展。

——摘编自傅维康《中国医学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秦汉医学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宋时期医药学发展的表现,并简述其影响。
2022-12-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