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1950年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的东汉墓室画像石拓片(局部)。画上刻绘有二牛拉一犁,一农夫呵牛扶犁耕地,身后一小儿随墒播种,远处一人举锄除草,另有一人荷担,为农忙的家人送来饮食。


材料二   (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三脚耧车)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楼,皆取备焉,日种一项(汉制五十亩)。至今,三辅(今陕西)犹赖其利。

今辽东(今辽宁)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摘编自东汉农学家崔寔《政论》

材料三   1   

1923年河北盐山县农具一览表
功能、用途种类、明细
耕地和平整土地木把铁柄梨、两行排齿耙、耠子、推耙、锄
播种两齿下种耧、石磙
收割或打场木叉、镰刀、木锨、竹帚、条箩、筛子、簸箕
灌溉水戽、辘轳
收获或运输扁担、木制独轮手推车、木制铁瓦大车、拖车
加工磨、碾子

2   

19581981年河北盐山县农具一览表
功能、用途种类、明细
平整土地用农具七寸步犁、双轮双铧犁、机引大中型犁、机引圆盘耙
中耕农具耘锄
播种农具铁制三腿耧、畜拉播种机、机引大型播种机
灌溉用具铁制水车、木龙水车
收获或运输农具胶轮大车、胶轮手推车、双轮小拉车

——摘编自杨学新、任会来《中国农具80余年的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史料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建材价值角度任选三个角度解读上图。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汉时期农耕发展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从表1到表2变化的主要社会条件。
2023-07-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前59年王褒到(四川)湔山时写下了《僮约》,描述了田庄经济的场景:“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绵亭卖席;贩于小市;往来市聚”。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模式专门性B.田庄丰富的商业活动
C.自然经济封闭性D.辞赋夸张无史料价值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保山坝,是保山农业的代表。史料记载,远在殷商时代,保山坝土著居民“濮人”已向商朝纳贡。保山坝人更是以吃苦耐劳的“大肋巴”精神,精心耕耘着自己的家园,逐渐摸索出一整套向大地要粮的过硬本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惠农政策。保山积极响应国家政策,1990年在保山坝6个乡(镇)50个行政村(办事处)建设10万亩吨粮田,并组织吨粮田指挥部负责实施。新型两系杂交粳稻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十四个“保大麦系列”新品种通过国家品种登记。保山市啤饲大麦高产栽培五年创五个全国第一。1957至1995年,保山地区累计调出84.8亿公斤粮食支援全国各地,2018年保山市粮食已连续十五年增产,被人们赞誉为“滇西粮仓”。

——摘编自郑家文《保山市粮食生产发展的辉煌历史成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保山粮食生产发展的措施及其效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保山粮食生产发展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3-08-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丝路的起源,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认知而进行的地理探险,是人类的好奇心驱使下的自觉本能行为,但在中世纪往往与贸易、移民、旅行、战争、种族冲突、宗教传播等密切相关,其兴衰变迁往往与欧亚民族迁徙、政治版图、国家实力、科技进步等相关联。两汉时期,丝绸之路初步形成,隋唐尤其是唐朝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进入繁盛时期。随着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海运成本的比较优势,使海路逐渐兴起,陆路逐渐式微,海上丝路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并大有取而代之趋势。就中国而言,在统一的时代中原王朝国力强盛,国强则丝路盛,在分裂的时代中原割据国力较弱时,往往周边民族或政权势力强盛,这时陆路丝路阻断甚至废弃。古丝路主要是一条商贸物资流通的通道,物物交换、货物交易是主要形式,既有民间商人交易,也有宗藩之间的朝贡贸易,输出的依次是以丝绸、瓷器、茶叶等为大宗的中国特色物产,输入的则多半是香料、药材、珠宝玉器、珍禽异兽等域外奢侈品。古丝路也是中外人文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人员往来与文化交流、宗教传播等相随而至,对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摘编自《从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材料二   法籍伊朗裔学者阿里,玛扎海里认为:在促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的主要因素中,应提到近代技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这种工业以代用品取代了来自中国的传统产品。因此,缺少了商品的流动,作为商道的丝绸之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西方的欧洲文明不断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

——朱长征《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运输联通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兴起和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书》有言:“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中华民族在伏羲时代就有了在自然和天地万物之间学习农业的耕种意识,随着农业文明的不断发展,耕读文化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得以建立,形成了以“耕”为手段,“读”为价值核心,为生存而耕,为济世而读的教育理念。这反映出(     
A.农耕文明赋予中华文化特色B.农业生产实现精耕细作
C.耕种意识决定人民教育理念D.中国教育理念趋于完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