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秦代“平贾”制是政府基于市场平均价格而制定的价格标准,由地方评定、谒报于县廷,涉及公私交易、税收统计等方面。西汉中后期,“平贾”以郡为单位制定定价,同时,国家在“平贾”制的基础上施行平准法。这体现出(     
A.重农抑商政策贯彻实行B.全国性市场逐渐形成
C.地方豪强势力遭受打击D.政府经济管控力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代借贷违约处理情况简表(部分),据此可知,汉代(     
记述出处
元狩二年,(周阳)侯彭祖坐当归与章侯宅不与,罪,国除《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
永平时,诸侯负责(债),辄有削绌之罚。此其后皆不敢负民《潜夫论笺》
贫人负官重责(债),贫无以偿,则身为官作,责乃毕竟《论衡·量知》
元平元年七月庚子,禽寇卒冯时卖章络六枚杨卿所,约至八月十日与时小麦七石六斗,过月十五日,以日斗计,盖卿任甘肃玉门花海出土的汉简
A.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B.商业借贷现象较普遍
C.对借贷契约加以规范D.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3 . 汉代“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台榭连阁,集观增楼”,“逐驱歼罔置,掩捕魔彀,耽湎沈酒铺百川”,巨大的需求带来了高额的利润,“一文杯得铜杯十”,“纨素之贾倍缣(素娟)”。这种利润率的差别(     
A.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与来源B.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C.易导致民间投资结构畸形D.壮大了地方豪强的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关于中国古代高利贷的明确记载始于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栾桓子曾“假贷居贿”。西汉的高利贷更为发展,放贷人数和金额都非常巨大。以下关于“信贷”说法正确的是(     
A.最早的借贷记录出现于《周礼》B.春秋时期货币信贷已比较普遍
C.汉朝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D.宋朝出现可代替现金流通的庄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现代医疗机器人协助医生更精准地治疗病人,工业机器人协助工人完成危险、繁琐的工作等。这表明人工智能(     
A.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B.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
C.拓展了科学研究的范围D.取代了人类生产活动
2024-01-11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科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发表了著名的“小科学、大科学”演讲,他认为:过去的小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现在的大科学研究规模则越来越大,从企业规模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苏联和中国的火箭、卫星研制计划。这说明(     
A.科技与生产力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B.二战推动了人类科技多领域繁荣发展
C.科技成为了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D.第三次科技革命有整体化社会化特征
2024-01-09更新 | 47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意味着能够种植作物的地方变多,农民在垦殖(种植新作物)过程中,即使注意保持耕地肥力、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也会因为垦殖过程中破坏了植被对河流产生负面影响,在某地频繁出现洪灾且耕地肥力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农民通常会选择到新的地方垦殖,由此开始了对新的地方的破坏,呈现出恶性循环状态,自然灾害的发生率随之持续上升。与小麦和水稻等传统作物相比,玉米、红薯和土豆等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能够有效降低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助推明清两个王朝(尤其是清王朝)人口总数的增加,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也提升了清王朝面临的人口压力。

——摘编自林妹含《美洲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认识越来越成熟,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多元包容成为当代中国对全球化的总体认识和战略选择的出发点。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不断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时,也肩负起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并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反哺世界。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GDP比上年增长8.1%,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两成,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十分可观。从国内发展到国际秩序维护,中国始终是全球化的正向推动力量。在一次次全球性危机中,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帮助世界经济走出困境。

——摘编自王辉耀、苗绿《从被动到反哺:中国的全球化之路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明清中国为例,简析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成为全球化的反哺者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024-01-08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后期,美国全国铁路网的形成使各个工业部门内有可能将原料、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铁路公司为拉拢大主顾,不惜采取回扣、退款、优惠运费等手段。该学者意在强调美国铁路的发展(       
A.极大地拓展了商品销售市场B.推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C.促使美国成为世界投资中心D.增强了垄断资本的支配力
2024-01-07更新 | 39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苏格兰学者休谟(1711~1776年)曾对当时流行的“与别国贸易其实是别国要赚我们的钱”的“贸易猜忌说”进行谴责,他指出并不存在总想着“从经济上搞垮邻国”的现象,“各国优势不同,彼此互通有无,不必担心恶性竞争的发生”。休谟意在说明(       
A.经济民族主义产生具有必然性B.自由贸易符合国家利益
C.政府应实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D.市场具有宏观调控作用

10 . 有学者指出,在“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的魏晋庄园中,却广泛存在着只经营农林牧渔等副业的“以要利入”现象,一时间“公侯之尊,莫不殖之园圃之田,而收市井之利……莫以为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封建庄园的市场因素增强B.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C.土地兼并与商业垄断并存D.小农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2024-01-02更新 | 74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