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巴拿马运河简史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发展史自拟一个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城市近代化是城市开始摆脱与乡村的多种同一性而具备独具个性的近代文明形态。具体表现在工厂企业的兴起、内外贸易的发展、近代金融机构的出现、经济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阶级结构的变动、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近代化、文化样式和价值观的近代化等。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与中国不同,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等内力作用实现城市近代化。

——摘编自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影响中国与西方城市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并予以评述。(要求:主要因素须具体,观点须表明,赞成材料观点或提出其他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是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提取的古代,近代部分历史现象。

经济现象小农经济、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商品经济发展、雇佣制、资本主义萌芽、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短暂春天、土地革命、双减双交
政治现象分封制瓦解、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社会控制松弛、荷兰占据台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红色政权、“三三制”
文化现象“百家争鸣”“焚书坑儒”、尊崇儒术、门第观念淡化、“工商皆本”“中体西用”、思想启蒙、马克思主义、“工农武装割据”、延安整风
请在三类现象中选取相互关联的三个现象,据此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关联史实,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经济学家研究已经证明富国与穷国的主要区别不在于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在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同……1000多年前的中国就是开放的官场,封闭的商场中国从隋唐以后只要通过科举考试,一个平民的孩子也可以做到宰相,最有才能的人都被吸引到政府里去了,所以1000多年前中国人干的事就是头悬梁、锥刺股,重仕轻商,造成商场的封闭……中国人力资源在这种错误的激励之下进行了错误的配置,……这种配置对中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有好处,但是对于商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这也是中国近代停滞的原因。

——摘编自《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


结合所学中国历史知识,从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制度政策看法,任选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论证有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