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来自异域的糖, 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 而且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 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促进了各洲间的文化交流D.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024-05-05更新 | 224次组卷 | 50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19年高中毕业班上学期第一次统一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     
A.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B.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
C.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D.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
2024-04-09更新 | 63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师范大学昆明附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     
A.B.
C.D.
2024-03-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当看到普通公民用移动电话进行联络的情景时,我们能够判断这一情景可能出现在(     
A.1955年B.1958年C.1976年D.2003年
2024-03-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70年代前后,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主要因素是(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B.外资企业雄厚技术力量的援助
C.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D.清政府优化了投资环境
2024-03-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经济全球化既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又使它们面临着新的问题,主要有(     
①资金匮乏和债务沉重制约了经济健康发展
②世贸组织规则限制了它们的发展
③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向外转移,使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经济难以可持续发展
④西方国家的技术殖民主义,使发展中国家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3-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7 .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中,包括日本当时遇到了两个有利的机遇,它们是(     
①新中国的建立使美国放弃了压制日本的政策,转而扶持日本,制约中国
②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在日本大量订购战争物资
③亚洲各国经济落后,使日本有广阔市场
④日本历来重视教育,劳动力素质较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8 . 美国最终以民主方式渡过经济危机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A.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B.坚持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依靠较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罗斯福成功运用了国家干预政策
2024-03-1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联)一系列由国家制度的五年计划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优先地位,包括预期的产量和新设备等。政府在冶金、矿业、电力等部门修建大型企业,试图把苏联建设成独立的工业国家,摆脱西方银行和贸易的支配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另外,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地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因此,他并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结果提高生产效率的努力遇到了瓶颈,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因为每个工厂的配额都由决定,而并非符合快速工业增长的需要。从头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与此同时的西方世界正在遭受经济萧条,苏联机器生产和钢铁产量提高了4倍。

——摘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1932年美国退伍军人为抗议补助金太低,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示威活动。胡佛政府出动正规军骑兵,用军刀和催泪瓦斯血腥镇压了手无寸铁的退伍军人和妇孺家属,美国有1500多万人失业,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怀疑的态度,大多数知识分子向左转。

——摘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   (日本)自民党执政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鸠山内阁制订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制订的19581962年度《新长期经济计划》、《农业基本法》;池田勇人内阁制订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等,提出了以加强“产业基础”和发展“重、化学工业”的重要政策。1957年又通过《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临时措置法》等日本政府投资数额占政府支出的比率,1960年末为35%,1965年为47%,1970年,又上升为52%。据1977年统计,日本政府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相当于美国的1.4倍,高于英、法、联邦德国、意大利四国同年投资的总日本的法人税率,从1952年的42%降为1955年的40%,1958年又降为38%。

——摘自欧阳云《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出现材料二中“许多人于是对美国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的原因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使其“民主政体”得以保存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日本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问题,指出三国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有何共同之处?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在探索发展道路时还须注意哪些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C.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
D.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
2024-02-21更新 | 112次组卷 | 4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