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如图是1750~1851年英国专利授予量示意图。由此可以推知英国

A.工业革命促进专利制度诞生B.英国垄断近代自然科学成就
C.科学理论和新技术紧密结合D.知识产权保护适应经济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分别是秦朝和元朝的陆路交通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据上图,指出与秦代相比,元代陆路交通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简述古代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020-05-22更新 | 2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大约在距今4000~5000年间,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即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这些城市都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地形成了大批城市,这些城市的出现都是中国统治者为了建立政治中心、军事据点而建立起来的。

——周执前《古代城市发展道路的规律及其社会学意义》

材料二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渐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材料三

1949~2013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城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城镇化发展的原因。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江南市镇在功能上有何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4 . 下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下图,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
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③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
④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6-01更新 | 2394次组卷 | 26卷引用:考点07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