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食品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食品安全自古以来也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公共治理问题。

材料一   《礼记王制第五》记载了周代有关食品安全保障的规范:“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鬻于市”。这一规定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关食品安全管理的规范。据《唐律疏议》记载:“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盗而食者,不坐。……其有害心,故与尊长食,欲令死者,也准谋杀条论;施于卑贱致死,以故杀法”。为了加强管理和监督,宋代政府颁布法令让商人们组成“行会”,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就不能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同时在法律上继承唐律的规定,对腐败变质食品的销售者给予严惩。

——摘编自李建军、史玉丁《食品安全规范的历史及其伦理思考》

材料二   186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食品法,起因是德国人弗雷德里克阿卡姆对伦敦出售的许多面包进行了化学分析,并在1820年出版《食品掺假以及监测方法》一书,指出在面包中使用明双漂白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任命化学家查尔斯M威斯利尔在新成立的农业部任职,开始分析食品、肥料、杀虫剂和其他农产品的化学成分。1906年,美国“社会丑事揭发派”作家厄普顿辛克莱根据其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厂的生活体验写成纪实小说《丛林》,向公众揭示了美国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黑幕。据说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读后深受触动,随后就推动通过了《纯净食品与药品法》,并因此创立美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简称FDA),负责对美国境内所有人食用的食品和药品进行安全评估。

——摘编自李建军、史玉丁《食品安全规范的历史及其伦理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管理相比,近代西方食品安全管理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历史作用。
2 . “美利坚人”是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的新人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20178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估算:)(单位:人)

项目/年份162016801720175017701780
白人2,282144,536397,346934,3401,688,2542,204,949
黑人206,97168,839236,420459,822575,420
总数2,302151,507466,1851,170,7602,148,0762,780,369

——据美国商业部国情调查局《美国历史统计:殖民地时期至1970年》

材料二 自17世纪初开始,欧洲移民和非洲裔强制移民源源不绝地到来,并在这里扎根生息,使北美变成一个多种族社会。与此同时,土著印第安人却急剧减少,这和白人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天花、麻疹等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英国政府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到英属美洲定居。移居各殖民地的非英格兰移民,均能取得合法身份。1740年英国议会专门制定了殖民地外国移民的入籍法。到18世纪,大量德意志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苏爱人、法国人和意天利人纷纷到来,与原来的英裔、荷裔、瑞典裔和芬兰裔居民—起,构成—幅五彩缤纷的族裔风情图冷从人种学和民族学的角度看,众多族裔居民之间的通婚混血,遥就了一个不同于欧洲任何单—民族的新人种——“美利坚人”,但掏成“美利坚人”的主体仍然是英格兰裔居民。英裔居民具有强烈的种族意识,对印第安人进行持续的文化征服,对黑人则实行严厉的歧视和奴役,少数种族和族裔始终处于北美社会的边缘。英裔居民基于对人种、文化和宗教差异的理解,逐渐使种族观念演化为种族主义,为种族歧视的合理性制造了依据;而种族歧视的强化,又使种族主义更_多地进入北美居民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

——据李剑铭《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人口变动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20-1780年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利坚人”形成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新人种”形成产生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英商修筑的淞沪铁路(吴淞口至上海),因遭到沿线居民的反对,清政府将其买下,次年拆除。1881年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竣工,标志着近代中国铁路的诞生。后来,清政府靠出让利权修筑了卢汉铁路(京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段)、津浦铁路、沪宁铁路等。1876--1911年,清政府共修建铁路9100千米。其中,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由中国人主持修建的铁路干线。1912-1949年的民国时期,共建铁路17100千米,但由于战争破坏或其他原因,一些铁路被拆毁。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有铁路22600千米。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对原有铁路进行修复、改建的同时,着手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铁路新线建设。到1978年,为了开发西南西北地区、增强中部和东部地区运输能力、直接通往港口和邻国等目的,共新建干线、支线铁路100多条。改革开放后,铁道部把建设资金主要投向现有营业铁路的技术改造上,先后完成了一些铁路的复线配套工程。另外,自乌鲁木齐到阿拉山口的兰新铁路西段竣工,并与前苏联土西铁路接轨,第二亚欧铁路大陆桥全线贯通;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建成通车;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铺轨贯通。另外,为解决煤炭运输,新修了大秦、新兖、兖石、通霍、朔黄等运煤专线。20031月,我国首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海南与大陆不通火车的历史。20067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改变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高中历史地图册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缓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的特点及发展铁路事业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医疗机构,可分为中央和地方医疗机构。中央的医疗机构有三个部门,一是掌管全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太医署,二是为帝王诊疗服务的尚药局,三是为太子治病保健的药藏局。地方医疗机构根据人口数量不同,其设置规模也各不相同。唐代制定了对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管理的法律制度,不仅对因医致死伤(医疗事故)与借医行骗(非法行医或诈骗)等情况作了详细规定,还专门对妨害卫生,诸如卖假药、毒药等也作了专门规定。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也有一整套措施。

——摘编自徐正东、邓盛木、刘博《唐代医事管理与医疗机构设置制度初探》

材料二   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的运行,主要通过建置机构的方式贯彻执行。宋代医政被称为鼎新革故的时代,这一时期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医政建设呈现出空前活跃状态,医疗福利制度较之前朝重视宫廷医疗向平民医疗转移。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医疗福利制度的有效实施为目的,针对皇族及官员、军人士兵、平民百姓等三大社会阶层建立医疗机构,施以医疗福利。同时政府通过抑巫扬医、培养人才、检束医官等方式加强医疗人员管理,保障医疗福利制度得以贯彻落实。

——摘编自杜菁《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医疗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贯彻落实医疗福利制度的基本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发展医疗福利制度的背景。

材料三   20世纪国家承担社会责任采取的主要行动

国家关注的领域国家采取的行动结果
医疗国家出资实行强制性免疫计划;实施健康教育;关注公共卫生;建造医院,支付医疗费用。控制或根除以前曾是致命的疾病;吸烟人数减少;预期寿命增加;穷人、老人和曾被忽视的群体享受卫生保健。
教育公共拨款普及中等教育,资助和拨款支持大学教育和继续教育。高识字率和科技创新教育带来创新和社会变革;失业率下降;人口素质提高。
福利通过直接付款、扶植教育和实施公共卫生计划帮助儿童和穷人。提高了平均寿命、教育程度和就业率;改善了普通人的生活水平。
保险强制要求雇主和雇员缴纳退休、失业保险金等。改善老年人生活水平;贫困程度大幅下降;提供了更好的卫生医疗。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国家承担社会责任所采取行动的影响。
2021-03-1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复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