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下表为西汉末年的社会状况统计表(部分)

人物

身份

事件

翟方进

汉成帝时丞相

强占民田未遂,竟将当地的水利工程毁掉,使得田地枯旱

王立

汉成帝舅父

侵占南阳草田数百顷

董贤

汉哀帝宠臣

哀帝一次赏赐土地2000顷

挚纲

哀帝时的富商大贾

以雄厚的经济力量吞并农民土地无数

这表明,当时(     
A.官商勾结的现象异常严重B.自然经济走向衰落
C.自耕农经济发展受到阻碍D.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2 . 张謇自述创业过程:“因纱厂必需棉花,棉花必待农业,于是设垦牧公司;又因棉籽制油为副业而设油厂;又为畅销途,利交通计,而设轮船公司”……大生纱厂开工一年后,就获得2.6万两白银的净利润,此后,大生的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可见,张謇
A.重视农工商业的互动发展B.注重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强调政府要关注国计民生D.已经找到救国的正确途径
2022-09-04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TOP二十名校2023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8年我国第一条   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2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6.9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我国的高速公路规划主要由国家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省级政府编制,地方政府也有高速公路规划的自主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快了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鼓励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从银行借贷融资。由此,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政府预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国外资金组成,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刺激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王金余《中美高速公路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材料二   20152021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数及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表

年份高速公路里程(单位:万公里)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亿元)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512.357949.971.7
201613.108235.323.6
201713.659257.8612.4
201814.2699727.7
201914.961150415.4
202016.101347917.2
202116.91515112.4

——整理自中国交通运输部各年度《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材料三   美国第一条   高速公路是1937年开始修建的宾夕法尼亚州收税高速公路,到2009年已经完成以州际公路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网。美国的高速公路由联邦与州按91的比例共同出资建设。其中联邦出资主要来源于“公路信托基金”,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燃油税、轮胎税、润滑油税、卡车和拖车购置税、联邦重型汽车年度使用税等,其中燃油税几乎占了整个联邦公路信托基金收入的90%。美国十分注重对公路交通需求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公路的一系列模型和参数,为公路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基础。

——摘编自边策《中国高速公路与美国高速公路发展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不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以后,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英国没有可供借鉴的城市治理经验,“城市病”问题频发,人口拥挤,环境污染严重,传染病肆虐成灾,公共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对民众生活造成灾难性影响。1849年,一封写给《泰晤士报》的信件反映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卫生恶劣现实:“我们生活在肮脏的地方。我们没有私人厕所,没有垃圾箱,没有排水沟,沟渠孔洞中也没有排水沟,沟壑洞里的恶臭令人厌恶。我们每个人都在受苦,很多人都在生病,如果霍乱来了,只能祈求上帝保佑。”

材料二: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国家,却也较早承受了转型时期公共卫生状况严重恶化的后果,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有识之士的相关调查促使英国政府最终颁布法律,1848年,颁布《公共卫生法》,成立卫生总署,正式全面介入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管理。此后,又根据现实需要不断改革,分别创建枢密院医务部、地方政府事务部,最终构建出一套以地方政府为核心,辅以中央政府监督引导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为巩固“日不落帝国”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其后续建设福利国家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摘编自王广坤《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形成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哈尔滨在晚清时期仅由松花江右岸的几个自然渔村组成,待俄人开筑铁路后,其成为“中外交通之枢纽"。哈尔滨与石家庄、郑州、鹰潭、株洲、怀化、蚌埠、宝鸡等城市一起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这反映了中国近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A.方便了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B.助推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C.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D.对国外筑路技术严重依赖
6 . 195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规定了职工在遇到生、老、病、死、伤、残等困难时,有获得各项保险待遇的权利。为此,许多人喊出“农民有土地,工人有劳保”的口号;有的职工还准备捐献自己的养老积蓄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这反映了
A.劳保条例奠定全民医疗保障基础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C.民生关怀利于建构社会大众认同D.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2022-04-21更新 | 1423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统计了古代中国部分朝代的疫灾状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西汉东汉魏晋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历时年数(年)
211
19637038016815098277268
疫灾年数(年)18287541345030169218
疫灾频度(%)8.514.320.210.820.233.330.661.081.3
A.政治状况与疫灾数量无关B.疫灾的频度总体上趋向增高
C.各朝代疫灾历时年数均衡D.疫灾年数与朝代年数成正比
2022-04-10更新 | 961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题
8 . 2021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大会期间,虚拟主持人“泠鸢”与大会主持人一起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脱口秀。下列科技中为“泠鸢”的研发奠定了技术基础的是()
A.生物科技的革新B.5G通信技术的推广
C.信息技术的发展D.电气科技的进步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疫病时有发生,疲满具有传播迅速、传染性强、传变较快、致死率高、易造成社会恐慌等特点。疫病传播的原因,殷商卜辞中商王自为鬼巫来驱除疫病之鬼,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求杂病论》将病人的发热症候皆称为伤寒的影响,隋代医学家果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疫病传染的致病因子探索按近了细菌的发现。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明确将传染性病症称为“疫”和“病”;晋代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首次将“病气”作为传染病的病因和相互传染的特点,开后代温病学之先河。在疫病治疗上,葛洪创造性地提出用青蒿治疗疟疾,为后人战胜癌疾指明了方向。明末医学家吴又可《温疫论》已认识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

——摘编自王星光《中国古代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治》

材料二   古代医家和先民为抵御疫情、保护生命、减少损伤,积极应对,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黄帝内经》就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来乱”,主张培团自身“正气”,以抵抗“邪气”侵入。《黄帝内经》还提出“上工救其萌芽”的思想,就是要求早发现疫情苗头,及时防治,以免疫情扩大,难以遏制。《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道:“爱书:某里典甲诣里人士五(伍)丙,告曰:‘疑厉。’来诣。……令医丁诊之。”这说明秦朝已有严格的传染病疑似患者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就要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历代医家们还创制了许多防治疫病的药方药剂,如葛洪用柏芝散预防疫病,孙思邀研制出雄黄丸以避疫疾等都为疫病防治发挥了显著的效用。在郑州商城遗址发现有陶制的排水管道,在城内还发现多眼水井,这既可保证城市的饮用水卫生,也解决了城市的污水处理问题。

——摘编自王星光《中国古代的疫病探求与防治应对》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疫病的传播特点及古人对疫病的认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对疫病的防治措施。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仲景等名医被后人尊敬的原因。
10 . 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19世纪作为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因其繁殖力强而侵占草地、损耗土壤肥力和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后被列为全球性入侵物种。据此
A.人类应该消灭紫茎泽兰等物种B.外来物种引进适应了生态环境
C.物种传播是西方对外侵略手段D.引进物种应该了解其生物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