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末期,郑国受韩国派遣,以水工的身份来到秦国,承担修建引泾灌渠工程。韩国此举意在“疲秦”,消耗秦国实力,使其放弃吞并六国之计划。“公元前 246 年,(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渠就……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摘编自《史记·河渠书》等


材料二 隋炀帝即位后,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为此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 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在开河过程中仅通济渠便先后征调民夫二百万,隋炀帝还在沿途建置了许多专供个人享乐的“御用”工程。开通后的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全长 2500多公里,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自古至今在保障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国渠的建成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进行简要的评价。
2 . 《耒耜经》是晚唐陆龟蒙写的一篇短文,在文中描述了一种农具:犁铧用以起土;犁壁用于翻土;犁箭和犁评用以调节耕地深浅;犁辕短而弯曲;犁盘可以转动。据此判断,文中描述的农具是(     
A.曲辕犁B.耒耜C.耦犁D.耧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人类处于食物采集阶段时,人类各群体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其狩猎场所。当人类学会了农业、冶金术和造船术时,活动范围就扩大了,地区性的帝国也逐渐形成了。这表明
A.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B.农业是区域帝国形成的基础
C.技术进步有利于文明扩展D.食物采集时期人类活动单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共和国时期,罗马已经修筑了通向南方卡普亚的阿庇安大道。帝国建立后,罗马人筑路的步伐并未停止,如德鲁苏斯战役后,克劳迪亚大道“使得阿尔卑斯山脉可以通行”;1世纪末2世纪初,罗马道路修筑至中东地区等。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A.对外扩张促进交通发展B.交通进步保障边境安定
C.道路修建维持帝国繁荣D.边疆开发加快道路建设
2022-01-28更新 | 1967次组卷 | 36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出现了翻土垦荒的犁(替代了耒耜),铲土、耘苗、松碎表土的铲,除草、间苗的锄,平地、起肥用的耙,开沟、做垄的锸,收割谷物的镰等多种农具系列。这一现象
A.体现了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B.巩固了规模化农业生产秩序
C.形成了完整的农耕生产分工D.促进了牛耕技术在全国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