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6 道试题
1 . 2019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许多省市也出台冷链物流政策和规划,把发展冷链物流提升到同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产业升级等息息相关的层面。这反映出(       
A.冷链市场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B.现代农业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变化
C.冷链行业的监管制度特别严格D.国家启动冷链物流产业整体布局
2023-11-16更新 | 378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考证,元青花瓷世界上现存大约300多件,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博物馆就有80件,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陈列37件,土耳其托布卡博物馆和伊朗阿迪比尔宫也收藏了数十件。材料可以用来佐证元朝(       
A.海陆贸易比较发达B.统治疆域较为辽阔
C.对外关系缓慢转型D.制瓷技术领先世界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为聚落生活的安定提供了保障,这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材料二   郭家庄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了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出土了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材料三   《吕氏春秋》 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分地”则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这种“公作”与“分地” 的区别,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并举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从160号商代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作用。
2023-11-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5世纪90年代以前,运到欧洲的香料远不能满足欧洲人,但欧洲人对香料的癖好席卷一切,当另一类新的特殊口味的消费品,如咖啡、茶叶、巧克力等成为广大居民消费对象时(  )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B.提升了欧洲人生活水平
C.颠覆了欧洲的饮食文化D.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2023-11-0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秦朝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元朝政府在各地广设驿站,构筑了从大都(北京)(     
A.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B.服务于对外扩张的需要
C.是两大王朝速亡的诱因D.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2023-10-13更新 | 263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人类文明和历史学研究领域,科技革命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观察。在世界科技层次:科技革命是科技范式的转变,关注科技自身的变化。在人类文明层次:科技革命不仅是科技范式的转变,而且是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相互作用的结果。简单地说,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指引发科技范式、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的科技变迁。

——摘编自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预测及中国的应对之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技革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以前在城市行政管理上长期存在的坊市分割制度,便是基于行政管理上的方便考虑的。宋代随着民众侵街现象的发生,城市不再只是单一的政治、军事中心,还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面貌越来越具有浓厚的经济色彩。据学者估计,北宋全境拥有10万户的城市约有40多个,到宋徽宗时上升到50多,数量超过汉唐数倍,以工商为业的城市居民成分与日俱增。环城草市扩大了原有城市的规模和范围,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摆脱坊市分离的新道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商品意识也在迅速向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渗透,这使宋代带有明显消费性和商品化色彩的城市文化娱乐活动日益兴盛起来,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存在。宋代租佃关系盛行,农民具有了相当大的人身自由。城市中的大批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海内外一些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1915年中国1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一览表(局部)

排名城市城市人口是否开埠
1
2
上海
西安
1000000开埠
1000000
3
4
5
6
7
8
9
广州
汉口
北京
福州
重庆
兰州
佛山
900000
821280
700000
624000
517000
500000
500000
开埠
开埠
开埠
开埠
10
11
12
13
14
成都
昆明
南京
南昌
长沙
450000
450000
368800
300000
250000
开埠
开埠
开埠

——摘编自何一民《试析近代中国大城市崛起的主要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指出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崛起的主要因素。
2023-10-0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以主题为引领的情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学习情境:构建单元知识体系



根据学习情境,在C处填写一项内容,并结合单元主题说明理由。
2023-10-0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9 . 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各地都发现有许多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据此可知当时(     
A.纺织技术日臻完善B.生产工具来源多C.石器制造十分发达D.手工行业分工细致
2023-10-07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观察三角贸易图,该图可说明(     
A.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美洲B.三角贸易使非洲大为受益
C.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D.英国商人主导了世界贸易
2023-10-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