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世界人口的流动

                                        16-20世纪世界人口的部分大迁移示意图
仔细观察地图中1、2、3、4序号代表的人口迁移路线,概括指出16世纪到20世纪序号路线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人口迁移的原因。
2 . 波烈是近代法国服装设计师,他的设计再不需要让腰际承受钢丝架的重量,也使紧裹腰身的着法变得不再必要,波烈把服装变得宽松、简洁,把衣服的支撑点挪到肩头,近乎古希腊一种宽大的“希顿”装那样,修长的线条与优美的裥褶,给人爽心悦目之感。由此可知,其设计(     
A.符合传统观念的要求B.吸收了东方剪裁艺术
C.解放了西方妇女身体D.影响了西方流行服装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阶段

时间
田赋工商税总额

数额(单位:元)

%

数额(单位:元)

%

第一阶段
177642,771,3007315,930,20027

1842

42,293,282

76

13,030,589

24

第二阶段
188549,829,4234853,405,20152

1890

51,999,675

44

66,323,100

56

第三阶段
190357,269,1943892,143,42262

1911

74,076,073

27

202,723,658

73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中三个阶段的中国税制结构加以说明。

材料二   工业发展给美国带来了许多变化,最终把这个以乡村为主的国度转变成了大城市云集的地方。1850年,美国仅有6座人口超过1万人的“大”城市,不到总人口的5。这一现实在以后的50年里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到1900年,人口超过1万的城市达38个,大约每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城市。美国城市引人注目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移民、欧洲的投资和北美消费基础的全面增长,最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全球城市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城市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1959年11月1日,历经六载建设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落成典礼正式举行,新中国正式结束了不能自主生产拖拉机的历史,河南工业也随着“一拖”等10大项目的建成投产,正式走上新征程。从1966年到1978年期间,河南工业发展出现的亮点是地方“五小工业”和当时称之为“社队企业”的异军兴起。国家财政规定,在以后五年内(自1970年起)安排80亿元专项资金,由省、市、自治区掌握。“五小工业”的蓬勃发展,构成了中国中小企业建设的一大特色,为当今的本土制造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小工业”是指小钢铁厂、小煤矿、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机械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能就地取材的特点。

——摘引自唐朝金《河南工厂简史》

材料四   公社必须办工业,公社能够办工业。公社办工业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大上快上,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为逐步从三级所有制过渡到公社所有制创造条件,这对于逐步缩小三大差别,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着深远意义。

——人民日报社论《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对“五小工业”应作出怎样的评价。
2022-11-2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研究表明,中国市场的价格独立性在19世纪70年代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上海至伦敦电报线路的接通而丧失。这反映出(     
①中国进出口市场受到世界市场的控制②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③中国民族经济崛起参与欧美市场竞争④便捷的交通通讯推动经济实现全球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土豆变成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就和它们在安第斯山区的角色一样。……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由此可知,土豆的种植推广(     
A.推动了欧亚作物在美洲传播B.维持了欧洲庄园经济的地位
C.解决了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D.改变了欧洲国家的粮食结构
2022-11-04更新 | 1443次组卷 | 3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由如表内容可知(     
年份爱国卫生运动
1941陕甘宁边区成立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和防止鼠疫、霍乱暴发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
1952毛泽东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各地掀起群众性卫生运动高潮,并成立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81全国总工会、中央爱卫会等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开展“五讲四美”活动
2015政府开展“厕所革命”,并倡导文明旅游,推动我国旅游业迈上新台阶
①爱国卫生运动消除了困扰民众的重大疾病
②群众性运动促进了卫生管理机构发展
③爱国卫生运动与城市环境治理相结合
④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等三类新型城市发展迅速,日渐成为新的全国性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形成与传统中心城市相抗衡的局面,如上海之于北京、青岛之于济南,重庆之于成都等等。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近代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B.近代新型城市经济功能突出
C.外来侵略阻碍近代城市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所过大小集镇,均不寂寞,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由此可见,京张铁路的意义有(     
①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政府的铁路利权
②促进沿线地区商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③京张铁路的修建挽救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④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修建的首条实用铁路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大量防治疫病的方法,东晋葛洪在他的著作中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此著作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
C.《肘后备急方》D.《唐本草》
10 . 茶叶贸易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中国茶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茶叶贸易多数是由政府控制的商队或公司进行的,因此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俄罗斯的恰克图等都通过茶叶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茶馆成为“十八世纪早期伟大文学、音乐和艺术家……碰面和交换意见”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茶馆也是社会下层人士休闲放松之地。

——摘编自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在世界茶叶贸易中独占鳌头。1835年,英国人罗伯特·福瑞首次将中国茶盗取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72年,杰克逊制成第一台揉茶机;1877年,维尔·大卫发明了焙炒机;19世纪末,印度实现制茶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另外,英国规定进口印度茶是零关税,而进口中国茶需缴纳35%的关税。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

(1)依据材料一,简述中国茶的传播对欧洲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以来茶叶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022-05-31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