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B.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C.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2 . 下图为1949—2018年中国与世界人均预期寿命数据图。这直接反映了(     

A.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完善B.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年,卫生防疫口罩开始零星出现于中国社会。1904年《中华报》报道,北京城内因开挖沟渠,不仅臭气熏天,且有“无限奇状之微生物”经口鼻进入腹部而致疾,因此“西人行者均带鼻罩”。1918年,留美公共卫生学博士、中华医学会发起人俞凤宾在概括与总结国际社会抵御“西班牙大流感”,以及中国应对东北、华北鼠疫之经验基础上发表了《避疫面具之制法及用法》,对口罩的规格形制、佩戴方法、防护效果等进行了细致说明。总体而言,口罩在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并未真正流行和普及开来。20世纪初年,中国现代卫生事业刚刚起步,面临政局动荡、人才匮乏、财政困顿、职权不明等一系列问题,甚至连负责全国公共卫生事务的内政部卫生司都一度降格为卫生科。口罩往往是在疫情突发时应急使用,疫情扑灭之后便束之高阁,因此口罩这一新生事物也就迟迟未被纳入中央层面的公共卫生防疫制度。

——摘编自陈鹏、王璞《卫生防疫口罩在近代中国的兴起、流行与波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初卫生防疫口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民初卫生防疫口罩兴起的特点。
2022-07-0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多种交通方式:



根据材料图文整体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7-03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5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人民政权获得民众的认同
C.新中国医疗水平显著进步D.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
6 . 咖啡是热带作物,新航路开辟后传到英国,到19世纪40年代前后,它已成为英国普通大众的日常饮品。下列关于咖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殖民掠夺而普及英国
B.表明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最早应由美洲传入欧洲
D.反映了商业革命得到扩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