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宋代,北到胶州湾,中经杭州湾、福州、漳州、泉州,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均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据统计,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北宋末超过2300万贯,在南宋甚至接近3800万贯。这一现象(       
A.表明宋代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说明宋代是古代商业最繁盛时期
C.侧面反映了宋代开放的文化心态D.意味着宋代的朝贡贸易十分发达
2024-02-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二里头遗址图。该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遗址。这种规划传承至明清时期。这一规划旨在凸显(     
A.因地制宜B.方正规矩C.王权至上D.中轴对称
2024-02-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当今10大科技典型案例。这表明(     
A.科技主宰人类B.娱乐方式变化C.科技改变生活D.人类交往扩大
4 . 16世纪,西班牙占领美洲以后,大量的人员投入到殖民、征服及开发金银矿山的活动中,造成了本国制造业与农业的衰落。西班牙为了满足殖民地的日常需求不得不进口制造业产品。此时西班牙的制造业产品进口主要推动了(     
A.金银价格上升B.新航路的开辟C.三角贸易繁荣D.丝银贸易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沪杭甬铁路是1905—1906年由江浙绅商投资修建的连接上海与杭州、宁波的铁路。1908年,随着当年上海至松江以及杭州至长安段铁路的通车,其带动人口流动量出现了557%的显著增长。下表是20世纪30年代沪杭甬铁路行车暂行时刻表(部分)。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沪杭甬铁路行车暂行时刻表(部分)(1933年3月1日起实行)
            车别

站名
快车特快车三四等车快车夜间快车
上北开7:359:3010:0016:1018:30
松江开9:1010:4811:5817:4519:35
嘉兴开10:3712:0813:3719:1220:50
长安开12:0113:1715:1020:4021:57
杭州开13:0714:1216:3221:4822:52
闸口到13:2514:2916:5722:0723:07
A.火车是人们最主要的出行方式B.辛亥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C.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的管理D.交通进步有助于守时意识增强
6 . 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识别诈骗和欺诈行为,提高金融安全性;在投资管理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提高投资收益率。 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人工智能(     
A.助力人们经济活动B.改变社会发展形态
C.运用领域非常广泛D.促使生产方式变革
7 . 唐代对外贸易的港口城市有广州、泉州、扬州等,在这些城市中,外商店铺如波斯店、新罗店,林立于市。外国的商品随处可见,琳琅满目,中国的商品则被冠以形形色色的外国名称。这一现象反映出唐代(     
①边疆局势实现稳定                                          ②南方经济优势地位确立
③对外政策开明开放                                          ④海上对外贸易获得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图1、图2分别是2001年、2011年和2021年世界各国工业增加值(现价美元)占世界比重图。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从材料中提取一则有关世界各国工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说明需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将英国确定为零时区,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授时钟声从此成为全球必须“共听”的中央声源,而中国在全球时区中则成为地方时。电报的辅助为将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时钟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各地的时钟网结成一致性的世界时创造可能,进而促成中国各通商口岸城市的西式钟楼与居家生活中的时钟同步采用世界时。

进入民国后,中央政府力图通过改用西历、统一时政以彰显新的政治权威和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北京政府时期,由于政局动荡、专职时政机构缺失、技术水准不济,标准钟的装设缓慢甚至停滞,最主要的报时装置是各地海关的大钟,以及由无线电关联起来的火车站、码头、银行、机关等机构的标准钟。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城市公共标准钟才步入大规模装设的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子母电钟作为城市公共标准钟的技术已臻成熟,并成为一股国际潮流。受此潮流影响,南京国民政府标准钟的装设迅速推进。

——摘编自封磊 《从钟鼓楼到标准钟: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时装置之嬗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标准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标准钟使用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驾驶员、售货员、邮递员等现在很普通的职业曾是一代人的梦想,收入高又体面。此外,国家开始允许个体经营,个体户成为受欢迎的职业。

上世纪90年代

许多人放弃原来工作投身到私营工商界,“下海”成为这一时代的热词。热门行业变成了海关、外企、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税务等

2000年代

通讯、网络、IT等成为热门行业;文化娱乐行业逐渐发展;外企依然受欢迎,翻译、同声传译等成为人才紧缺取位。一批下岗工人走上再创业之路。

2010年代

健身教练、营养师、宠物医生等职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电竞、网络主播等职业备受关注;个性化职业渐受欢迎。

——摘编自网易论坛《这40年,我们的职业变迁》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变迁”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