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6世纪以后世界各地区新出现的部分农作物。这可用于说明(     

地区

新出现的农作物

原产地

美洲

小麦、燕麦、裸麦、橄榄

欧亚大陆

欧洲、亚洲、非洲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

美洲

A.物种的世界性流动B.人口迁移的趋势
C.商品的全球性交流D.西方的野蛮掠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都对汉代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做了详细记载,据下表可知在此期间( )
作物名称《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种禾无期,因地为时,三月榆英时,雨,高地强土可种禾。二、三月时雨降,可种植禾;四月蚕入簇,可种禾——谓之上时。
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三月种秔稻,四月种秫稻。三月时降雨,可种秔稻。
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疆土可种黍。四月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五月先后各二日,可种黍。
A.自耕小农稳定发展B.农时安排体现劳动智慧
C.耕作技术明显进步D.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2023-03-02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 1801— 1831 年英国主要城市人口增长比例 。这表明(     
城市每 10 年人口增长
曼彻斯特( 棉纺织中心 )27. 85%
格拉斯哥(造船业中心 )27. 65%
利物浦( 外贸港口中心 )25. 99%
利兹( 工业中心 )25. 78%
伯明翰( 制造业中心 )20. 04%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
B.城市发展带来农村经济衰败
C.居民增多促进城市取得自治权
D.人口增长是工业城市兴起标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对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相关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西汉时期(     
记述出处
武帝时,搜粟都尉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推广牛耕和“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进而各郡“遣令长、三老、力田及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
赵过“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东汉崔寔《政论》
“赵过始为牛耕”贾思勰《齐民要术》
A.赵过对农业发展贡献重大B.牛耕技术开始得到推广
C.政府积极鼓励农具的革新D.人们注意积累生产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1864 年       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由微生物引起,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了罐头生产工艺。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
1918 年       美国卡尔维特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家用自动电冰箱,人们保鲜食物更加轻松便利
1958 年       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还发明了杯装方便面
A.食品技术创新便利了人类生活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C.科技进步推动了食品种类创新D.工业革命推动了食物结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自18世纪后期起,在中国(广州)、印度和英国之间形成了一种“三角贸易”局面。下表所示为中国广州公行贸易对英国和英属印度的进出口情况。这一局面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     

从广州进口的主要货物

出口到广州的主要货物

英国

茶叶(占贸易总额的90%到95%)、生丝、瓷器、大黄、漆器和肉桂毛纺织品、铅、锡、铁、铜、毛皮、亚麻和各种小摆件

印度

南京土布、明矾、樟脑、胡椒、朱砂、食糖、糖果、药品和瓷器原棉、象牙、檀香木、白银和鸦片
A.欧洲经济加速发展B.中国市场全面开放
C.饮茶文化实现普及D.国际经济联系增强
7 . 下表是清朝地方志中关于玉米种植情况的记载(部分)。这表明清朝(     
内容
“徽州山多地少,棚民(闽浙等地的流民)租垦山场由来已久……棚民亦因垦地成熟后,布种苞芦(玉米)”
(乾隆年间)“山民、棚民自赣、粤等省到闽北者骤增。焚山而植,拙根株而种苞谷(玉米)”
“玉蜀黍,一名苞谷,州境初无是种,有山左种薯者于嘉庆中携来数粒,种园圃中,土人始得其种,愈种愈多,居然大田之稼矣”
A.洲际物种交流较为频繁B.流民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C.玉米成为主要经济作物D.移民推动了玉米的传播和种植
8 . 下表所示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置的管理养牛官职。这些官职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曹魏西晋东晋北魏北齐北周
驾部驾部郎驾部尚书驾部郎驾部尚书驾部郎中驾部中大夫
太仆太仆卿太仆卿或置或省太仆卿太仆卿太仆卿
牧官牧官都尉牧官都尉牧官都尉驼牛都尉驼牛令驼牛令
A.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B.汉族政治制度的熏染
C.经济重心南移的促进D.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状况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
时期战国晚期西汉晚期唐朝宋朝清中期
粮田面积(亿亩)0.852.241.993.96.18
人口(亿)0.20.60.531.043.61
粮食亩产(公斤/亩)108132167154.5183.5
人均占粮(公斤)460.5496.5628579.5314
A.重农抑商政策得到落实B.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人地矛盾得到缓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