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下列现象能够直接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世界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B.原始宗教的产生与传播
C.天文、历法、科技发展迅速D.城市和国家的兴起与发展
2022-12-27更新 | 594次组卷 | 24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练习题
2020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远古的早期,人类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后来原始农业的兴起改变了这一局面。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之一是人类
A.开始学会用火B.开始学会制造工具
C.开始学会打渔和捕猎D.开始学会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代中国帝王都非常关心农业生产,“劝农桑”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务的重要内容,因而对农神的祭祀祈祷是古代帝王们的重要大典。农神中有神农氏、后稷、先农、先蚕等。蚕桑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蚕神是农业神中的重要神灵。这表明
A.中国原始农业发达B.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C.中国农业领先世界D.中国古代信仰多变
4 . 有学者指出,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而言,人类的食物结构在原始社会无差别或差别很小,进入阶级社会后,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这意在说明
A.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B.奴隶社会落后于原始社会
C.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D.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
2020-12-02更新 | 2124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胶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许倬云教授认为: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的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甲骨文中的“高”字。“高”字反映的是一种建筑在土台上的房子,其下部是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从这一文字的结构状况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
A.从商朝开始建筑房屋定居生活B.当时社会各阶层共同享有财产
C.当时已实现居者有其屋且宽敞D.当时已经开始进行粮食储存
2020-10-28更新 | 1408次组卷 | 31卷引用: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修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阿兹特克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各家的父亲分得土地,终身耕种,死后交回村社;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由土地所在地的村社农民耕种。这表明阿兹特克人
A.家庭的主人掌握一部分土地B.土地所有制分为公有和私有
C.贵族的土地由村社统一管理D.贵族会经常吞并村社的土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方式不同B.宗教信仰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D.历史传统不同
2020-10-22更新 | 1154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0年江西上高二中考前热身测试文综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