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随着大量爱吃马铃薯的爱尔兰人迁入北美的英国殖民地,他们开始在北美种植马铃薯。这样,来自南美洲安第斯山的马铃薯经过欧洲,就以逆向输入的形式定居在北美大陆了。这说明(       
A.马铃薯成为欧洲地区的最主要食物
B.马铃薯的引进改变了美洲食物结构
C.欧洲在马铃薯推广中起着重要作用
D.早期殖民扩张给美洲带来了新物种
2 . 下图为清中期至民国初年辣椒在西南地区的引种示意图。中医认为辛辣食材具有祛湿散寒的功效,辣椒成为川菜的主要调料。清末,四川出现了一批干制辣椒特产地,行销“近省各县”。下列说法准确的有(       

① 辣椒通过移民这一途径传入西南地区            ② 辣椒的引种丰富了当地的物种种类
③ 辣椒的推广改变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④ 辣椒市场的扩大促进食品加工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09更新 | 1021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研究表明,17世纪出现了全球气候变冷的“小冰期”和全球范围内一系列革命狂潮、国家崩溃的“总危机”,而美洲作物的传播以及引起的“农业革命”则是超越危机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说明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A.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B.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C.推动农业发展的集约化D.提高了人类的抗饥荒能力
4 . 著名农史学家石声汉曾对域外引种作物名称做过分析:凡是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后由海外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由此可见,中国古近代对域外作物的引种
A.呈单向交流模式B.带有较强的歧视性
C.以美洲作物为主D.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