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的英国,肉是奢侈之物。进入15世纪,英国乡村屠户的生意逐渐兴旺起来,村庄永久性啤酒馆相当普遍。这表明(       
A.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B.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确保人民身体健康
C.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推动饮食结构变化D.君主立宪制政体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3年,猕猴桃由中国引入新西兰,在当地大量种植。因其外表与新西兰国鸟Kiwi(几维鸟)相似,故取名Kiwi Fruit(奇异果),成为新西兰水果中的宠儿,返销中国并行销世界。由此可知(       
A.新航路开辟促进各大洲物产交流B.中外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互动频繁
C.奇异果命名体现新西兰自然崇拜D.中国为全球食物丰富性做出贡献
2024-01-20更新 | 545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农业是人类的食品之源、生存之本,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农作物栽培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根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从西域诸地传入的作物主要有首蓿、葡萄、石榴、胡麻(芝麻和亚麻)、大蒜、葱、胡桃(核桃)、胡豆(蚕豆)、豌豆等。另外一种重要的作物高粱(非洲高粱)也是大约四世纪前后从非洲经印度传入我国的。

——整编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

材料二   嘉庆年间,“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包芦玉米……棚厂满山相望”。道光十三年,“各处山场只开十之二三,至道光三十年时已十开六七”。从嘉庆至光绪年间,在浙江多地的方志中,均有江苏、安徽、福建诸省农民“入境租山”种植玉米的记载。玉米“但得薄土,即可播种”,“足以济荒,而人畜兼资”。

——摘编自郑楠《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三   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党和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当成首要任务来抓,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治理体系……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这一技术的应用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自2016年起,中国连续向亚非拉50余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惠及上千万受灾群众。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外示范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技术成果示范带动超过450万亩,在温室技术、花卉种植等领域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好评。

——摘编自赵磊《全球粮食安全与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食物栽培的“新气象”。结合所学,从保障北方交通畅通的角度列举西汉政府为上述“新气象”出现所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时期玉米在浙江种植的特点。结合所学,概述明清时期玉米引入对饮食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联合国为消除饥饿而成立的组织名称。概括“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2023-12-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它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壤,是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作物。”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是(     
A.咖啡B.甘蔗C.玉米D.烟草
2023-12-08更新 | 654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些之前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蔗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这表明(     
A.人类历史向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跨越B.全球范围的物种交流活动已然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逐渐成熟D.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
6 . 如表反映的是荷兰在印尼的殖民事件。由此推断,荷兰的扩张(     
年份事件
1611年在爪哇岛的雅加达建立起商馆
1623年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丁香产地安汶岛和肉豆蔻产地班达群岛收入囊中
17世纪末控制了苏门答腊各个胡椒港口
A.推动欧亚之间食物物种的交流B.有利于控制大帆船贸易航线
C.使得香料日益成为大众消费品D.促使“三角贸易”逐渐兴盛
7 . 下图反映的是明清时期某种农作物的推广过程。

据此可知,该农作物是(     
A.甘蔗B.水稻C.棉花D.玉米
8 . 1500年以来,尽管传染病在全球肆虐,但世界人口并未减少。到1600年前后,世界人口增长到5.4亿,到1750年前后,达到了7.2亿。这主要得益于(     
A.世界人口迁移B.医疗技术创新
C.全球物种交换D.商品经济繁荣
9 . 在马匹传入美洲后,幸存的印第安人很快发现了马的价值,驾驭着骏马、追逐射杀美洲野牛等大型猎物的游牧生活,远比艰辛的农耕生活来得容易,于是,大量的印第安部落随后开始转型游牧。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换(       
A.中断了美洲传统社会生活B.改变了新大陆的生活方式
C.造成了印第安人口的锐减D.破坏了新大陆的生态环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学小组在进行教材“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这一课时学习时,设计了一组问题清单,开展主题学习。   

问题清单
问题1:物种交流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问题2:哪些动因加速了物种交流?
问题3:物种传播的范围有多广?
问题4:物种传播的途径主要是什么?
问题5:物种交换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问题6:物种交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结合如表“问题清单”和所学知识,以“美洲作物的外传”为主题,选一物种,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相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5-1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