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随着大量爱吃马铃薯的爱尔兰人迁入北美的英国殖民地,他们开始在北美种植马铃薯。这样,来自南美洲安第斯山的马铃薯经过欧洲,就以逆向输入的形式定居在北美大陆了。这说明(       
A.马铃薯成为欧洲地区的最主要食物
B.马铃薯的引进改变了美洲食物结构
C.欧洲在马铃薯推广中起着重要作用
D.早期殖民扩张给美洲带来了新物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栽培茶的国家。唐朝陆羽《茶经》记载:采茶只可于晴天采撞,只采摘最小芽头,制茶须经蒸、捣、焙、穿、封、干等环节。大约从17世纪中期茶叶被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输入欧洲,随着茶叶消费在欧洲的逐渐普及,18世纪20年代起,茶叶开始占据中西贸易出口货值的首位,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贸易迎来了全盛时期,茶叶年出口量扶摇直上。

——摘编自陶德臣《中国茶叶商帮群体产生条件及其异同比较》等

材料二   1833年,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的结束,在印度试种茶叶受到大力支持和鼓励。揉捻机、玻璃发酵台、烘茶机、切茶机、拣选机等制茶机器的发明发轫于茶叶生产中的技术革新,并得到英国政府颁给的专利保护权。印度茶业由英国殖民者投资,经营方式完全采取现代公司制,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紧跟市场需求。其种植与制造有欧洲技师的监督,这些技师能够根据英国消费者的口味,制造各种等级的茶叶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茶叶也由拥有大茶园的资本家直接运销到伦敦茶叶市场。

而中国的情况则迥然不同,茶叶生产依然是个体小农分散经营,墨守长久相传的、刻板的手工制茶方法,生产效率低、产量小、品质难以统一。中国茶叶的生产和出口销售是脱节的,茶农不需要关心销售,出口任由外国洋行把持;茶叶外销至少经过茶贩、茶庄、茶栈和洋商四道转手,不仅增加了外销成本,而且不利于尽快外运。曾经独步世界的中国茶业,历经鸦片战争后短期的迅猛发展,竟然在英属印度、锡兰等洋茶的强力竞争下迅速走向衰败。

——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中国茶叶外贸保持旺盛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英属印度与中国茶业贸易一起一落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中印茶业贸易的兴衰,可以得出哪些历中认知?
3 . 下图为清中期至民国初年辣椒在西南地区的引种示意图。中医认为辛辣食材具有祛湿散寒的功效,辣椒成为川菜的主要调料。清末,四川出现了一批干制辣椒特产地,行销“近省各县”。下列说法准确的有(       

① 辣椒通过移民这一途径传入西南地区            ② 辣椒的引种丰富了当地的物种种类
③ 辣椒的推广改变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④ 辣椒市场的扩大促进食品加工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09更新 | 1027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咖啡的引入和普及,不仅掀起了欧洲饮品的新潮流,而且改变了欧洲人“酒池肉林”的陋习。咖啡屋作为一种店铺形式在欧洲出现后,其章程明确要求人们要清醒、节制、行为文明、语言有礼有节,这与传统的酒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学者认为咖啡屋
A.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B.改变了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C.适应了欧洲社会近代化节奏D.逐渐成为社交的重要场所
2022-03-29更新 | 436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世纪以来,马铃薯逐渐成为爱尔兰人的唯一主粮,爱尔兰人口从1762年的110万增加到1846年的830万。在德意志地区,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才开始接受马铃薯,在谷物歉收压力下,马铃薯代替了“自中世纪以来在广大民众中直占主导地位的粥食”。这说明物种交流
A.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B.延缓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程
C.改变了区域饮食结构D.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6 . 原产于智利南部的土豆传到欧洲以后,狄德罗认为“它是胀气的,它不能算作可口的食物,但却可以为仅仅想果腹的人提供合宜的健康食品。”其意在
A.强调食用土豆会影响健康B.说明土豆只适合农民食用
C.肯定食物物种交流的意义D.推动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2022-02-14更新 | 842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7 . 著名农史学家石声汉曾对域外引种作物名称做过分析:凡是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后由海外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由此可见,中国古近代对域外作物的引种
A.呈单向交流模式B.带有较强的歧视性
C.以美洲作物为主D.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把水稻带到美洲,16世纪后,水稻传到美国密西西比州并向西传播……水稻的种植,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的生存要求。在北美地区,稻米为广大劳动人民(主要是黑奴)提供了基本食物。进入16世纪,甘蔗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引进美洲大陆。由甘蔗加工而来的蔗糖迅速成为美洲与欧洲贸易的重要商品。从洲际交往的层面上看,美洲地区生产的蔗糖成为“三角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摘编自周红冰等《20世纪前全球化进程中的农业因素——从地理大发现到工业革命》

材料二   在马铃薯进入欧洲以后,欧洲人口在一个世纪内增长了大约两倍。以马铃薯为主食的爱尔兰人口增加更多。马铃薯也在中国的山区生根发芽。就在美洲作物传遍中国山区的那些年,这个世界上最为富有的国家却陷入了与环境的抗争之中。棚民租山垦种,雨水和泥沙倾泻而下,导致平原地区农田毁坏,河道淤塞,洪水泛滥。接二连三的洪水引发了持续不断地饥荒和此起彼伏的动乱。灾后的修复工作几乎掏空了国库。……美洲的作物是压倒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摘编自查尔斯·C·曼恩:《1493:从哥伦布大航海到全球化时代》

(1)据材料一,指出水稻传入美洲的原因,并概括水稻、甘蔗等新作物在美洲种植产生的作用。
(2)据材料二,分析说明马铃薯传入后对亚欧大陆带来的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我们该如何面对国际贸易往来中的外来物种。

9 . 17世纪初,北美弗吉尼亚的英国移民向英王报告:“若要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就必须保证粮草,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谷物,必须将其栽活。”18世纪,北美已经有蛋壳、西西里岛、白、红几种小麦。据此推知,物种的洲际传播
A.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B.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
C.改变了殖民扩张的手段D.保障了西方的殖民活动
2022-01-04更新 | 3110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12月份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麦起源于西亚,其发源地大体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叙利亚、伊拉克东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小麦遗存绝对年代距今105009500年。在距今8000年前,小麦向东传播到伊朗高原北部与里海东南部之间的河谷地区,与当地自然生长的粗山羊草杂交,形成了现今广泛种植和食用的造通小麦(也被称为"面包小麦")。栽培小麦出现之后,小麦逐步成为世界几个主要古代文明的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作物品种。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以及后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等,都是建立在以种植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生产基础之上的。

——摘编自赵志军《小麦传入中国的研究——植物考古资料》

材料二   小麦这一粮食作物在人类的饮食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欧洲白人到达澳大利亚前,当地土著居民已在这片大陆上繁衍生息了50000余年,以渔猎、采集为主,已接近于形成原始农业,但他们却没有我培作物和饲养牲富,更别提有野生或人工栽培小麦的痕迹。

1788年,"第一舰队"将旧大陆小麦传入澳大利亚大陆,殖民者为解决早期面临的粮食危机,迅速栽培、推广小麦,小麦种植业随之兴盛,这为澳大利亚农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肖璐娜、张箭《旧大陆小麦在澳大利亚的栽种及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始社会人类栽培小麦的特点,并简析栽培小麦推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澳大利亚近代小麦种植业兴起的原因。
2021-12-21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