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2024·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0年我国普通水稻平均亩产282斤,大抵相当于宋朝太湖流域的水稻亩产量。70年代后,我国水稻单位亩产量迅速上升,1998年达到900斤,2021年试验田的水稻平均亩产高达1853斤。水稻亩产量的变化得益于(     
A.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B.杂交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
C.世界饥饿问题的妥善解决D.脱贫攻坚战役的历史跨越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政局动荡、战争频仍,再加上水旱灾害连年,粮价起伏较大,囤积粮食之风日盛。尽管国民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囤积居奇,但此风难禁。一些不法粮官也假职权之便,私自囤积大量粮食,囤积居奇成了粮官牟取私利的手段。其中湖南的粮食贪污案频发,粮官贪污腐败现象极其严重,而国民政府未能有效整肃粮食贪风,最终使粮政成为其政权走向倾覆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杨实生《民国时期湖南粮食贪污的形式与原因》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按照中共中央部署,湖南进行了数额庞大的粮食调运,自上而下地建立了粮食调运体系,包括统一调度的政策、行政体制与运输体制。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作为全国稳定提供外调商品粮的省份之一,外调粮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大米调出量居全国第一位。湖南粮食大调运产生的效果包括稳定物价、保证供给、支持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救济灾荒和出口创汇等;从更深层看,粮食大调运在构建党和政府与农民的新型关系、建立新的经济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尹红群《19491952年湖南粮食大调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出现粮食贪污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与民国时期粮食问题相比,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粮食大调运的历史意义。
2023-09-24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14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二)-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和粮食产、销分布结构不均衡的条件下,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更多意味着风险。换句话说, 不断加深的贸易自由化更有利于占优势地位的工业化国家。近年来,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疯牛病的暴发,人们越来越质疑集约化农作制所依赖的技术的可持续性。例如, 掠夺性经营造成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减退、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土地盐碱化和沙化对粮食减产和粮食安全的消极影响, 都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频发的自然灾害导致自然资源退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而贫困化加剧,自然资源退化则愈烈。特别是世界性水危机成为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广大发展中国家, 近8亿人营养不良,还有大量人口患有地方病、传染病等。这些因素导致众多人口健康状况恶化, 生产能力减弱、甚至丧失。贫困和粮食不安全是一对孪生的难兄难弟。在人口剧增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城市化率迅速提高, 城市人口比重膨胀,但就业不足,导致贫困人口迅增。

——摘编自丁声俊 朱立志《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现状》

材料二     

首先,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每年新增1500万人,预计2030年将达到16亿之众,这将是中国未来粮食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次,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善将促进粮食需求总量增加。第三,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粮食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水、耕地资源将面临城市化和工业化激烈的经济竞争,目前中国农业国际参与度小,农业(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日趋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农民受教育和组织程度低,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低,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每年以lO%的速率递增,粮食供应面临国际廉价粮食的竞争,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将日益显现。我国是一个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近30年仅因旱灾损失粮食就达1.5亿吨。因此,农业自然灾害对我国食物安全的影响不可低估。

——摘编自傅泽强 蔡运龙《世界食物安全态势及中国对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世界粮食安全的因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并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2023-09-08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粮食问题愈益凸显。近代早期英国的粮食以谷物为主,主要包括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它们的收成和流通决定了粮食安全与否。学者们普遍认为,近代早期欧亚大陆受到“小冰期”的影响,谷物收成骤降,灾荒不断,再加上近代早期英国人口与物价均呈倍增态势,英国的粮食安全面临极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占总人口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工资劳动者的日工资购买力从16世纪初开始下降,到16世纪中叶下降的幅度更大,他们生活在贫困线边缘,特别容易受到粮价波动的影响。

材料二   在英国政府看来,粮食短缺和饥荒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恶劣气候造成的粮食歉收,而是粮食没有在市场流通。1587年,英国政府颁布的饥馑政令书成为近代早期英国粮食政策的宣言书。饥馑政令书的主要内容为要求治安法官等密切关注面包制造商、酿酒商、麦芽制造商的活动,要求他们购买谷物时必须持有治安法官颁发的许可证,而且要在开市至少一小时之后才能购买,以首先保证穷人的粮食供应;仔细盘查大宗购买谷物之人,如若超出个人和家庭所需(额度由地方政府确定),则要求他们就近在市场出售;未经治安法官批准,严禁谷物出口;等等。由于英国地方自治的政治传统,治安法官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终决定着饥馑政令书在地方执行的强度与效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初庆东《近代早期英国的粮食问题与政府应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英国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早期英国政府为应对粮食问题采取的措施。
(3)假如你是近代早期英国某郡的治安法官,你会怎样执行政府颁布的饥馑政令书?
2023-08-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学科热点题创新命题热点考前37天第14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墨西哥农业生产逐渐转向高粱和大豆等饲料作物的种植,以满足家畜饲养的需求。比如,在维拉克鲁斯州、墨西哥州以及杜兰戈州曾经种植玉米和菜豆的土地都被用来发展畜牧业。1974年,墨西哥不再是农产品的出口国,而成为农产品的绝对进口国,玉米和小麦等基本农产品都需要进口,且价格不断攀升。这反映出墨西哥(       
A.畜牧业成为主要农业产业B.农业转型引发粮食危机
C.农业转型促进了经济发展D.粮食完全依赖于进口
2023-08-16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学科热点题创新命题热点考前37天第14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6 . 有学者指出,食品生产日渐集约化,食品加工业越来越配合耐久性消费品产业所设立的模式,供给变得机械化,配销经过重组,用餐时间随着工作模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该学者意在说明(     
A.全球化转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B.食品多元化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C.工业化改变了食品生产方式D.城市化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农民不断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针对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和新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数额庞大且逐年增长,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到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为11318.4万吨,到2021年,粮食产量已经达到68284.75万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截至2021年底,我国实现了从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转变。党中央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使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农产品向休闲旅游等领域拓展。据统计,2019年全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33亿人次,营业收入高达8500亿元,产业发展呈“井喷式”增长趋势。

——摘编自蒋飞、陈娇娇《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及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3-07-25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8 . 唐朝规定少数民族政权若通过互市从唐朝买入粮食,必须先由当地互市监官员斟酌所需数量且告知地方长官,方可到指定地点进行交易。清朝政府一度采取“进口大米,一律免税;对外商运来的大米,实行包运包销”等优惠政策以奖励粮食进口。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历代政府都重视维护农民根本利益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
C.粮食政策制定宗旨是维护国家安全D.国家政策的调整保证了粮食的供应
2023-07-05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3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9 . 据下图可知,现代农业相比于传统农业(       

   

A.基于产业关联和利益联结B.对产业工人的需求量增加
C.完全采用无污染的新能源D.已经解决全球的粮食问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制度复合体示意图。圆圈表示主要问题区域(构成性制度),实线框表示主要影响粮食安全制度复合体的国际组织,虚线框表示方案、计划和法律协定。
2023-06-28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