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豆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同时它也是人们喜爱的美食。2014年12月,农业部提出了马铃薯的主粮化战略,小土豆翻身进军主粮界,引发公众热议。

在全球人口暴增的年代,使他们不致挨饿的那些美洲作物,最初其实是很低贱的食物,但天灾人祸的危机,为马铃薯创造了良机,马铃薯的特性正符合危机时人类的需求;如今,马铃薯是全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高海拔和严寒地区都能生长;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惊人,而且种植几乎没有成本。1600年后,欧洲人口急速增加,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随之出现,植物学家、改革人士、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开始想到用马铃薯解决危机。1641年英国入侵者在爱尔兰杀人放火捣毁庄稼,大多数农作物颗粒无收,惟有马铃薯在地下安然渡过了战火和严冬,使爱尔兰人得以渡荒抗灾。爱尔兰成为欧洲第一个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方。正如上述在爱尔兰所见,战争、饥荒把马铃薯打入了中欧、东欧。对于准备战争的政治家而言,它是军队最理想的粮食。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今天波兰和德国东部,积极推广马铃薯。最终这种作物征服全欧洲。

——摘编自[美]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


(1)依据上述材料说明马铃薯在近代欧洲成为一种主要粮食的原因和影响。
2020-08-07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15届高三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面临巨大的考验,也使人们对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空前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先后制定的(律疏》和(唐律》涉及食品安全的记载有五款,分别为第59条、103条、107条、108条和263条,涉及宫廷御膳、百官外膳和民间有毒脯肉。一方面在宫廷中设置尚食局和太官署,专门负责掌管膳食安全,另一方面在民间设立行会制度对基层进行管理,行会的管理也要纳入到官员绩效的考核范畴,并实行问责机制,赏罚有度。同时涌现出一批药学著作。例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门设置(食治》,详细论述了百余种食物的药用价值及食用禁忌。

——摘编自赵向豪陈彤《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理念的历史追溯与反思》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牛奶在英国得以普及,但掺水卑达到10%—50%,致命牛结核病感染率持续上升。英国政府强制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同时科学界建议改变喝生鲜牛奶的习惯,喝煮沸的牛奶。政府制定《牛奶和农场法》(《结核病防治法》等,严禁出售携带病菌的牛奶。牛结核病的发病率虽降下来,但并来根绝。1865年巴氏消毒法带来食品工业的革命,但牛奶商借口“巴氏法会增加成本”而拒绝使用,直到1949年巴氏杀菌法才以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随后定量分析法、细菌分析法等技术使“当局的实验室能够对牛奶的纯度和卫生程度作出判读",从而加强对牛奶业的监管。《柳叶刀》《泰晤士报》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也为消费者提供了知情权。

——摘自魏秀春《英国的食品安全立法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食品安全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解决牛奶问题的措施,并谈谈你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