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后汉书》记有毕岚做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该工具的使用(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B.提高了冶铁的生产效率
C.推动了犁耕技术的进步D.体现了手工业水平的提升
2023-03-2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海亮艺术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考古发现,唐代犁铧出土地点分布广泛,但大体有四种形式:尖锋、三角形、两翼突出、宽大于长;蛇刃、铧身修长、后边内凹、长大于宽;尖锋、等腰三角形、铧面平直、銎身体薄;尖锋、三角形、体小、长銎。这反映出唐代(     
A.铁业官营保证了产品质量B.冶铁业的技艺水平领先世界
C.铁农具种类多且分工细致D.农业生产得益于手工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都对汉代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做了详细记载,据下表可知在此期间( )
作物名称《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种禾无期,因地为时,三月榆英时,雨,高地强土可种禾。二、三月时雨降,可种植禾;四月蚕入簇,可种禾——谓之上时。
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三月种秔稻,四月种秫稻。三月时降雨,可种秔稻。
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疆土可种黍。四月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五月先后各二日,可种黍。
A.自耕小农稳定发展B.农时安排体现劳动智慧
C.耕作技术明显进步D.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2023-03-02更新 | 33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妇好为商王武丁的王后)出土的7件铜铲,制作精致,形制特殊,柄部及器身饰有花纹,在商代铜铲中极为罕见。这反映商朝(     
A.重视农业生产B.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C.女性地位提高D.礼乐文化高度发达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5 .
时期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①农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___;②耕作方式:________;③生产工具:石、木、骨器;④土地制度: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
夏商周①土地经营:实行____制;②耕作方式:石器锄耕;③生产工具:出现少量____农具;④经营方式: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战国①耕作方式:铁农具和____推广;②生产技术:精耕细作,都江堰和郑国渠;③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④经营方式:_______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秦汉至宋元①耕作方式:牛耕普及;②生产工具:出现耦犁、____、曲辕犁;③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曹魏时翻车,唐朝时____
明清①农作物:玉米、____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②多种经营兴起,经济作物种植广泛;③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④土地制度:土地兼并严重,____关系日益普遍化

2023-02-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微专题02治民与安邦: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提炼】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0个微专题(新教材通用)
6 . 秦汉之前,土地买卖主要在贵族之间进行,平民之间的土地买卖并不普遍。而到汉代,社会各阶层都卷入到土地买卖中来,贵族官僚所交易的地块较大,而平民百姓进行的多是小块土地的买卖。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     
A.豪强地主势力逐渐崛起B.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
C.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D.国家财政收入面临困境
2023-01-26更新 | 44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据考古资料显示,汉朝的铁农具主要有犁、耧车、镘、铲、镭、锄、镰、耙等,且每一种农具又 因大小和形制分为不同的式样,如犁就有重型犁和小型犁,犁铧的角度也有很大不同,适合不同地形和土质使用。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汉朝(     
A.青铜农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B.铁犁牛耕开始在生产中应用
C.铁制农具标准化生产得到推广D.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一定提高
2023-01-16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023-01-10更新 | 4311次组卷 | 30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耕作“百亩之田”可以养活五到九个人,比之前养活的人口多。这使得“五口”到“九口”之家的小农,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百亩之田”和农业生产主力的变化根本上取决于(       
A.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法家思想已深入人心D.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表:“楚国疆域内出土的铁器”,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     
地点出土情况
湖南长沙、衡阳发掘的61座墓中共有21件铁器,其中铁农具17件,占全部铁器的81%
楚纪南城(湖北荆州)出土了33件铁器,其中农具19件,占全部铁器的58%
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等大量铁农具出土,种类也较多
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B.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手工冶铁业生产集中化D.农耕中普遍运用铁农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