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是陕西绥德延家岔出土的一幅汉代画像砖,描绘了一个农夫手持短镰,其前有七棵谷穗下垂的谷子,农夫准备持镰收割成熟的谷子。据此可知,当时
A.关中地区率先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大地主田庄上的劳作状态
C.土地私有制开始取代土地国有制D.自然经济下农业丰收情形
2 . 近代考古发现,陕西陇县边家庄秦墓、湖南常德楚墓及长沙楚墓等遗址,出土的铁器大都是春秋晚期的遗物,计有铁块、铁条、铁削、铁铧、铁铲、钢剑及铁鼎、铁带钩、铁环等铁制农具,日用生活品及武器。这说明春秋晚期
A.冶铁技术有了明显进步B.民营冶铁业进一步发展
C.粮食产量得到显著提高D.铁制农具已被普遍使用
3 . 《齐民要术》中有多处关于汉代犁耕的记述,关中地区以轻便无床的耧犁为典型,作条、下种、覆土一次完成,一牛一人,日种一顷;而同期辽东地区的“辽东犁”,属大型有床铧犁,“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两地的经济交流少B.两地的自然差异大
C.两地经济类型不同D.犁耕技术推广艰难
4 . 明代史载,松江原本没有暑袜。有人使用尤墩镇所产轻薄棉布制成单暑袜,大受欢迎;所以松江本地新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的店主,把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表明
A.商帮开始介入商品生产B.江南市镇体系发展起来
C.家庭手工业已逐渐衰落D.棉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2021-04-24更新 | 2848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