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西周规定手工业者不能迁业,世代相传。这一规定(     
A.意在保持手工业队伍的稳定B.束缚了手工业者的自由迁徙
C.保证了手工业产品的高质量D.表明西周手工业者地位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2022-03-22更新 | 2093次组卷 | 4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位于河北北部的战国时期的燕下都44号墓,发掘出铁器 79 件,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铲、镰等,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据此可知当时
A.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C.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D.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
4 . 近代考古发现,陕西陇县边家庄秦墓、湖南常德楚墓及长沙楚墓等遗址,出土的铁器大都是春秋晚期的遗物,计有铁块、铁条、铁削、铁铧、铁铲、钢剑及铁鼎、铁带钩、铁环等铁制农具,日用生活品及武器。这说明春秋晚期
A.冶铁技术有了明显进步B.民营冶铁业进一步发展
C.粮食产量得到显著提高D.铁制农具已被普遍使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齐民要术》中有多处关于汉代犁耕的记述,关中地区以轻便无床的耧犁为典型,作条、下种、覆土一次完成,一牛一人,日种一顷;而同期辽东地区的“辽东犁”,属大型有床铧犁,“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两地的经济交流少B.两地的自然差异大
C.两地经济类型不同D.犁耕技术推广艰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