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良渚元素在杭州亚运会“无处不在”,除火种采集仪式选在良渚古城遗址外,杭州亚运会、亚残会的火炬、吉祥物及部分场馆的设计灵感也都来自良渚文化,实现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现代体育精神的精彩碰撞。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良渚文化时期的生活特征的(       
A.使用陶器B.饲养家畜C.种植水稻D.使用铁农具
2023-11-05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六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武帝听从白公建议而开凿的白渠,引泾水到栎阳,注入渭水,可灌溉田地4500顷;又听从庄熊的建议,引北洛水,开凿龙首渠,可灌溉万余顷田地。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A.黄河下游成为粮仓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农业区域特色明显D.注重改善耕作条件
2023-11-04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分别是出土于辽宁辽阳、陕西咸阳和福建崇安的西汉时期的大铁铧、装有鐴土的铁铧和铁耙。这些文物可用于说明西汉(       
A.南北方经济平衡发展B.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铁矿开采技术的进步D.冶炼生铁技术的开创
2023-11-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秦汉时期,犁、耙、耱/耧车、石转磨、翻车、扬车等新式农具纷纷出现,大型农田灌溉工程相继兴建。连种制逐步取代了休闲制,施肥改土受到了重视。据此推知,秦汉时期(     
A.精耕细作农业获得较大发展B.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
C.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重心D.注重生产工具的改进
2023-10-26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五中学、泰雅实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现代研究汉史的学者指出,田庄的综合经营造成了田庄“闭门成市”、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这里的“综合经营”(     
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呈现出农工商兼具的特征
C.扩大了小农经济的规模D.脱离了国家控制与世隔绝
6 . 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传统农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广泛利用竹木石等材料,尽量节省金属材料;二是结构简单轻巧,合乎力学原理,能经济利用动力;三是通用性广,适用性强。材料体现了(     
A.农业工具出现革命性变化B.中国农业领先世界
C.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D.传统农具技术简陋
7 . 在今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发现了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岩石洞穴壁画。该壁画有6000多幅,既有描述男性在放牧的,也有描述女性在收割的。这反映出古代该地区(     
A.原始生产方式的多元化B.性别分工在生产中凸现
C.早期文明已经领先世界D.初步具备农业生产条件
2023-10-13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汉朝曾多次发生牛疫,为此,汉武帝建元元年颁布诏令:“自牛疫已来,谷食连少。”东汉章帝时期也曾颁布诏书:“比年牛多疾疫,垦田减少,谷价颇贵,人以流亡。”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社会矛盾的尖锐B.疫病防治的艰难
C.牛耕技术的应用D.土地兼并的严重
2023-10-10更新 | 29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菁师联盟)榆林市靖边中学、绥德中学、府谷中学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铜器铸造有“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史记·封禅书》)和“蚩尤作冶”(《尸子》)“蚩尤以金作兵器”(《世本》)的传说。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黄帝蚩尤发明铜器
C.我国铜器出现较早D.当时铸铜技术先进
2023-10-10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面是秦简中关于秦代手工业生产的律令内容(部分)。这可用于说明,秦代(     
律令名称内容
《工律》“为计,不同程(规格、标准)者毋同出”
《效律》“殳、戟、弩,漆丹相易殴(也),毋以为赢,不备,以职(识)耳不当之律论之”
A.以法律形式确立重农抑商政策B.手工业技术具有相对保密性
C.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管理D.兵器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高
2023-09-1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