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漆奁上所绘的舞者,穿着大袖、宽下摆、V字形交领长袍,腰间紧束腰带,体态秀美。同时期韩墓中出土的青铜玩雀女孩,上衣为立领式,裙裳及膝,为中短裙,腰间束有珰的革带,革带上挂着悬有组玉佩的组带。这表明,当时的服饰(     
A.多元审美成为主流B.形制丰富各具特色
C.具有鲜明等级特征D.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2023-08-3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四部分新考法专练3五育并举
2 . 据考古资料可知,西汉中期以后,从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到谷物的加工贮藏,一整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齐备,门类品种相当齐全。据此可知,汉代(     
A.农业精耕细作获得了工具保证B.政府以官营方式垄断铁器的生产
C.创新耕作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D.铁器时代的开启使粮食产量提高
3 . 西周时期的耕作方式,被称为“藕耕”,《诗》记载“十千维藕”“千藕其耘”。下列项中对“藕耕”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夫集体耕作   ②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③精耕细作   ④依托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28更新 | 81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中晚期,工匠按照劳动定额生产铁器,他们为了完成任务,制造了许多又大又重的农具,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铁农具“脆恶”,农夫“苦之”。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的体制缺陷B.抑商政策的推行
C.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推广D.冶铁技术的落后
5 .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农业工具
耕作工具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制作从打击制作到磨制再到冶炼;战国时期,铁制农具逐渐推广
灌溉工具原始社会用陶器灌溉;人们已经懂得利用_____原理灌溉,东汉末期出现_____
畜牧业
设施
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2)手工业工具
①纺织业的进步
a.原始社会: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用_____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使用_____作为纺线工具。
b.封建社会:汉代的画像石中出现了使用_____纺纱的场景,构造复杂的提花机已经出现。
②陶瓷业的进步:新石器晚期采用坯车制坯。
③冶金业的进步:东汉水排。
(3)劳作方式的发展
①从集体劳作到农业家庭式劳作
条件_____的使用和私有制出现
表现战国时期,中国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②农业庄园式劳作: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带有庄园式经济的色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_____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③手工业生产
形式手工业家庭及民营和官营作坊
特点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2023-08-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1-6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
6 .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生产工具
农业______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②东汉末期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革新,其主要用人力;唐代出现______
手工业①南朝:工匠已经懂得把坯件放在______中。
②唐宋: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______
(2)劳作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______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2023-08-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2-3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国家与社会治理、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
7 .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其突出特点是“五千年”而“不断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

各个氏族文化区既相互交流,又逐渐交融,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共同奠定基础。

——丁季华《中国文化起源单一中心说质疑》

材料二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兴衰变革,是因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发生的……既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调适性变迁,又有满足行政体制规范化需要的结构性变迁。

——摘编自甘泉、张海鹏、任式楠主编《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畜牧业始终在中国农耕区的周边地区,许多游牧民族逐渐被农耕文化所同化。随着农耕文化的扩张,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主体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付少平《中国古代农业生物资源的结构性特点》

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的历史进程还依然延续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实现局部统一或“大一统”的各王朝都以“中国”正统王朝自居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林文勋《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

材料三

   

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国”
结合材料和所学,以“五千年·不断裂”为题写一则短文,阐释中华文明“不断裂”的文化基因。(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言简意赅)
2023-08-15更新 | 37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观察并分析下面两幅魏晋时期的图(出土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A.开始推广铁犁牛耕技术B.耕作方式有了改进
C.西北农耕技术全国领先D.曲辕犁传到了边疆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9 . 西汉分置铁官于四十郡,遍布全国。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华北、内蒙古、华东、中南以至新疆等地,已发现汉代冶铁遗址三十多处。汉代的矿场、大者一家千余人,小者亦数百人,这反映出汉代(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民营经济发展规模较大
C.官营手工业的发达D.铁犁牛耕技术普及全国
10 .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出土了四件蜀锦提花机模型,堪称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提花机模型。下列选项中,与提花机朝代相同的是(     
A.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B.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
C.南阳杜诗发明冶铁工具水排D.马钧革新翻车并在民间广泛使用
2023-07-17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1月高三选考模拟(2)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