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于工业化的历史分期,学者们历来众说纷纭。 比利时雅克·斯佩伊博士主张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将工业革命阶段称为工业化第一阶段,将电气化阶段称作工业化第二阶段。将工业化第一阶段前的手工工业时期称为工业化前阶段,将工业化第二阶段以后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阶段称为工业化后阶段。 苏联斯·阿·海因曼以工业的机器体系为中心,把工业革命时期称作机器体系的建立时期,把电气化时期称作机器体系的进一步扩大时期,把现代科技革命时期称作机器体系的自动化时期。德国于尔根·库钦斯基认为,生产力的第一次革命是1540—1640年,第二次革命是1760—1860年的伟大的工业革命,第三次革命是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的电气技术革命,第四次革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

——摘编自文暖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分期问题当议》

材料二在18世纪大部分的时间里,法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英国,但总量仍然与英国有差距。 下面两个表格是两国在18、19世纪某些时候经济发展的一些数据。

表1   1700年左右与1789年左右英国和法国的人均收入(单位:英镑)

总体农业工业与贸易
英国法国英国法国英国法国
1700年左右7.284.383.983.273.281.18
1789年左右11.957.75.315.296.512.42
增长幅度(%)6576346199120

表2   英国棉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

印度的手工纺纱者(18世纪)50000(100磅棉花纺纱需要的小时)
克朗普顿的骡机(1780年)2000
100锭的骡机(约1790年)1000
动力辅助的骡机(约1795年)300
罗伯特的自动骡机(约1825年)135

——摘编自杨松《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1760—1860)》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学者们在工业化历史分期主张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划分工业化的历史分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2-1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名校
2 . 下表是三次工业革命动力(能源)和信息传播方式等的演变。这主要说明(       
动力(能源)信息传播方式/交通工具
工业革命前人力、畜力、自然力(风力、水力)烽火台、驿站/马车、步行等
蒸汽时代蒸汽机、煤蒸汽机车、轮船
电气时代电力、石油电话、电报、留声机/飞机、汽车
信息时代原子能(核能)互联网
A.动力能源呈多样化特点B.信息传播方式由原始到现代化
C.交通工具逐渐发达便捷D.动力技术发展推动信息传播方式进步
2023-12-05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1894年三种资本形态估值及比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项目估值(万元)比重(%)
外国资本540644.47
中国资本6 749政府资本475755.53政府资本39.14
私人资本1 992私人资本16.39
注:本表统计的是产业资本,包含工商业资本和交通运输业资本。
A.甲午中日战前外商已在华大量设厂B.洋务运动防范了外国经济侵略
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动D.中国私人资本的发展空间有限
23-24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反映了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上海县(今属闵行区)人褚华对农家棉业经营的记载。

环节概况
植棉“邑种棉花自海峤来……今遍地皆是。农家赖其利,与稻麦等”
卖花“闽粤人于二三月载糖霜(白砂糖)来卖,秋则不买布而止(只)买花衣(皮棉)以归。楼船千百,皆装布囊累累。……乡农负担求售者,肩相摩袂相接焉”
轧花“搅车今谓之轧车,以木为之……有柄在车之左,以右手运其机……有轮在车之右,以左足运其机”
纺纱“以一手摇轮,一手曳(拽)棉条而成一缕,小儿女用以消夜伴织而已”
织布“凡布密而狭者为小布……疏而阔长者为稀布……极细者为飞花布……”
染布“染工有蓝坊……红坊……漂坊……杂色坊……”
卖布“近(秦晋)商人乃自募会计之徒,出银米采择,而邑之所利者,惟房屋租息而已”

材料二   清末民初,上海形成了沪东、沪西两大棉纺织工厂区。在短短17年(1895-1913年)内,国内华商纱厂的纺机数量较之前增加120%,布机数量较之前增加12%。1914-1922年,国内华资纱布厂新设54家,其中在1920~1922年开设的有39家,3年内新增的华资厂家数就已超过1895-1913年在华中外纱厂的总数。华资棉纺织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和分布过于集中,造成工厂对原棉需求激增,而大量产出的机纱只是半成品,主要是提供国内生产土布的原料,市场需求相对有限,因此进花、出纱就成为纱厂获利的关键。

——摘编自罗苏文《沪东:近代棉纺织厂区的兴起(1878-1928)》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乾隆时期上海县(今属闵行区)棉业经营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末民初上海棉纺织业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023-04-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2)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将纺织机、蒸汽机等一系列技术列为“高科技产品”,对美国实行技术封锁,并通过法令禁止机器、设计图纸或相关模具出口。英国政府还明确禁止工匠移民美国,向美国移民的工匠和制造业主一经发现即予以逮捕。1803年英国议会通过《旅客法》,进一步阻止熟练工匠和产业工人移民美国。同时,为了防止技术泄密,英国人极少同意外国人参观本土的纺织设备,并将盗窃蒸汽纺织机设计图纸定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据陶惠芬《欧美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利用》等

材料二下表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演变

时间对华管制政策备注
1949年允许非战略物资出口,禁止军事物资出口新中国刚成立
1950年实行全面禁运朝鲜战争爆发
1952年扩大对中国禁运,中美贸易冻结巴黎统统筹中国委员会(输出管制统筹中国委员会)成立
1969年贸易解禁,允许非战略物资的贸易尼克松执政
1972年允许非战略物资出口,享受偏向性优惠《上海公报》发表
1980年原则上可获得军民两用技术苏联入侵阿富汗
1983年将中国提升为“友好非盟国”待遇,基本取消对华输出管制里根执政

——据姜辉《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与我国技术引进路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对美国技术封锁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80年代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发展国家如何突破科技发展的种种限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