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从莱布尼茨1700年创立的普鲁士科学院算起,德国科研建制走了300多年的不平坦之路。差不多每隔100年,德国的科研体制都会发生根本性变革。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1887年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的成立,1900年前后高等工学院升格为大学并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20世纪末以来开展的“卓越战略”计划等,都是标志性的事件。18711914年,德国在短短的40多年时间里,建立了一个分工明确的科研创新体制。此外,德国科学家和具有忧患意识的科学政策制定者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方在庆《持续不间断地推进科研体制创新》

材料二   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与其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调整科技发展与创新战略密不可分。“日本是继美国后,第二个在国家层面推进科技政策成为一门科学的国家"。二战后的日本在“重经济、轻军备”的政策指导下,通过长期引进、利用、优化和发展其他发达国家已有的先进技术,实现了技术产业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文部省、通商产业省、科学技术厅等政府职能机构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改革色彩的方针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日本特色的科技发展路线:以民用科技为主,实现其与高新技术、军用科技的转化,引进、优化先进技术以进行集成性创新。

——摘编自夏婷《日本科技创新政策学发展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科技发展的共性,说明日本科技发展的影响。
2023-08-29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选必二第6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 .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
②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
③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
④“e-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3-06-30更新 | 3115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46讲现代世界的食物生产、经济生活与科技进步(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次能源革命简表

开始时间能源构成主要参与国家
第一次18世纪末19世纪初煤炭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
第二次20世纪初煤炭、电能、原油美国、西欧、日本、俄国等
第三次20世纪末原油、煤炭、电能、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美国、西欧、日本、苏联、中国、印度等

——摘编自史丹等《论三次能源革命的共性与特性》

材料二   1975年美国通过了节能法案,对汽车每加仑汽油的最低行驶里程作出规定;西欧各国纷纷采取节能措施,如汽车减速、航班减少;1980年,通过限制室内温度等措施,西方国家取暖用油普遍下降。1975-1985年间,世界煤炭需求量增加了27%,天然气需求量增加了24%。到1989年,核电已占全世界发电总量的17%。在1990年的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38.6%、煤炭27.28%、天然气21.6%、水电6.72%、核电5.73%。

——摘编自刘波等《石油与20世纪的变迁》


(1)结合材料一,概括能源革命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能源革命带来的启示。
2023-05-30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06·选必二第0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19年出版的《全球科技通史》一书第十章目录。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科技发展(     
新数学和新方法论
从算盘到机械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摩尔定律的动力
“便民设施”互联网
前赴后继的移动通信之路
太空竞赛
从豌豆杂交开始的基因技术
A.科技竞争愈演愈烈B.军事推动科技创新
C.科学理论不断更新D.信息革命加速发展
2023-05-27更新 | 361次组卷 | 5卷引用:选必二第6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基础设施有“传统”与“新型”之分,下表是对二者的简介。据此可知,加快新基建(     
传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桥梁等。这一领域,中国相对完养,但仍存短板
新型基础设施一般认为包括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火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这一领域,中国有较大发展空间
A.旨在带动重工业的发展B.有助于新兴产业发展
C.改变了基础设施落后局面D.可以代替传统基础设施
2023-05-23更新 | 540次组卷 | 6卷引用:选必二第6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生产“智能化”成为发展新趋势,经济增长方式得到优化。与此同时,“机器换人”也引发了就业隐忧。实证分析证实,“自动化”生产将造成技术性失业,对中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挤出效应。据此推知,现代科技进步(     
A.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B.推动了生产力的跃进
C.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D.降低了产业要素成本
2023-03-10更新 | 1332次组卷 | 18卷引用:选必二第6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7 . 2022 年4月,第 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 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     
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2022-10-27更新 | 2866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选择性必修2)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过去完成了电气化,才有了以电力为基础的经济。而今天,我们只有完成了城市数字化,完成了数字转型,才能真正实现数字经济的飞跃。10年或20年以后,我们完成了城市数字化,真正的数字经济的时代就会到来……当年罗马把马引入城市,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了马力时代;后来,纽约把电引入城市,又使我们进入了电力时代;而未来,算力一定会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最关键的要素。你消耗掉的每一个资源,都会被认真地计算过,这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所有事情的认知。

——摘编自王坚《城市数字化与城市大脑》


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史实运用准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1年,一封署名为内德·卢德将军的恐吓信被发到诺丁汉的纺织厂的雇主那里,要求雇主停止削减工人工资与使用非学徒工的恶行。不久,数量(七八人到数百人)不等的工人开始有组织地在晚上进入这些“恶行累累”的雇主的工厂里砸毁机器。在三周以内,两百多台织机被捣毁。1812年,毁机活动蔓延到其他地区。在约克郡,剪绒工在18122月与3月砸毁了哈德斯菲尔德、哈利法克斯、韦克菲尔德和利兹很多工厂采用的新型剪绒机。同年,兰开郡使用新蒸汽动力机的棉纺作坊也被砸毁。这些抗议的工人被称为“卢德派”。面对卢德派的抗议行动,有些工厂主作出一定妥协,但有的拒不让步,还出资组织起侦缉机器破坏者协会,残酷迫害工人。1812年,议会以9917的多数通过了严惩砸毁机器者的议案,次年214日,该议案正式成为法令。

——摘编自李培锋《论英国卢德运动的维权特性》

材料二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部分优势产业也走向海外市场,成为中国的新名片。总体来说,我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差距明显。我国传统工业,长期以来依赖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必须适应潮流,主动求变。比如,宝钢(宝武钢铁集团,其前身之一是改革开放伊始在上海建立的宝山钢铁厂)经历30余年的发展,到2015年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面对产能过剩、微利经营的严峻形势,确立了“互联网十钢铁”的发展战略,成立了覆盖全国的电商平台一欧治云商。截至20159月底,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4.08万家,累计产品交易量582万吨,日均交易量2.9万吨。

——摘编自王子洵《李克强:中国正在迎来一场“新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卢德运动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新工业革命”的原因。
10 . 爱因斯坦晚年写道:“光有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从象佛陀、摩西以及耶稣这样的伟人身上得到的教益,就我来说要比所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建设性的见解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此话的主旨是
A.现代科技是抵制宗教迷信的武器B.古人的智慧是崇尚道德
C.具备高尚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前提D.反思科技对人类的作用
2022-01-05更新 | 1825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