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以来,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西方出现的技术价值观主要分为“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两个派别,下表所列为这两个派别的主要观点。

“技术悲观主义”派“技术乐观主义”派
1)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必然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2)人们无法完全驾驭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对其产生的消极后果的控制能力又极其薄弱;
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本来就混乱的世界更加混乱。
1)将科技视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甚至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是技术产生了新社会;
2)认为科技带来的一切社会问题只能依靠科技来解决;
3)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就是社会的发展阶段。

——摘编自周程辉《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结合材料中两个派别的观点,围绕“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主题,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围绕主题,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楚,表述清晰)
2024-05-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各种人才奇缺,科技工作更是如此。党和政府从思想到行动开始理顺并探索科研工作以及科技人才的管理方法。1949年11月1日成立中国科学院:1951年通过各种渠道争取海外科学家归国,并且通过留学苏联、东欧等国家以及建立研究生招考制度培养新中国的科技人才。1952年中国收到了近5000种苏联免费提供的书籍,其中许多书被列入中国出版社的翻译出版计划,1952年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之后高校科研机构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产业部门等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到1955年,我国科研机构达 840多个,科技人员增加到42.5万人。

——摘编自于飞《建国70年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与发展》

材料二   美国始终把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不断修改和完善技术移民制度,在高等教育等领域积极招收留学生。在位法上对私营企业的科技研发加以鼓励和保护,公司和个人从事研发活动并加以商业化转换,可享受税率优惠。大批美国高校从政府、企业和其他渠道获得雄厚资助,积极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美国各界一直在科技人才发展问题上居安思危,根据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摘编自张谨《20世纪下半叶美国科技人才发展状况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发展科技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美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 . 近年来,中国抢抓互联网带来的时代机遇,发挥理念、制度、应用、数据、市场等方面优势,全面助力改革开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数字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释放数据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制造业、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减贫,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这说明(     
A.现代科技各领域相互渗透B.现代科技孕育新的增长点
C.科技进步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新视角D.现代科技拓展了国家社会治理的新领域
4 . 在1999年《福布斯》杂志排出的400名超级富豪中,“电脑新贵”“软件新贵”或“网络新贵”等占有71个席位,而且不少是名列前茅的,过去在世界经济中处在显赫地位的“石油大王”“汽车大王”等已渐趋衰落。这可以佐证(     
A.科技进步引发经济结构变动B.国家干预得到强化
C.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有待变革D.南北不平衡性加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
②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
③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
④“e-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顾人类对能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首先,人类开发利用的能源类型一直在拓展,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这种拓展和进步的动力源于既有能源结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其次,能源结构的演进有历史的阶段性。能源的转型往往是一种缓慢的、长期的过程,一个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原有能源利用方式的消失。再次,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能源的丰富与能源类型的转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源技术的创新及能源新用途的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因获得丰富的能源,而是能源技术创新造就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差异。最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一直在增长,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能源稀缺构成了一对矛盾,由此也成为引发各种社会冲突的一大根源。

——摘编自滕海键《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人类能源开发利用历史的相关认识。根据材料信息,围绕“人类开发利用能源”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近日,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深度人工智能App ChatGPT引发热议,有人称其为生产力工具,也有人因其能够代写论文而对此感到恐慌。根据美国美林银行预测,2025年以前,人工智能的“每年产生的创造性破坏的影响”可能会达到14万~33万亿美元。由此可见(     
A.人工智能将取代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创造力
B.科技革命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带来新挑战
C.人工智能创造生产力的同时又破坏生产力
D.人类尚未做好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准备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年读鲁迅书,对一篇题为《拿破仑与隋那》的短文留下深刻印象。有感于人们熟知并崇拜拿破仑、成吉思汗一类战功显赫者,却冷淡甚至无视牛痘接种发明人隋那,鲁迅愤然指出:"杀人者在毁坏世界,救人者在修补它,而炮灰资格的诸公,却总在恭维杀人者。”这番激烈的说议,自然不能视作评价拿破仑、成吉思汗的科学论断,因为在这些军事奇才"杀人"、"毁坏"背后,自有推动历史前进的功勋在。鲁迅这篇短文别有一些警世意义:它犀利地针砭了一种不公正的现象——那些大有益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往往被人们享用却不为人们纪念,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以至昔之历史如梁任公所批评的:“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降替,虽名为国史,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此种旧史必须改弦更张,以“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的新史取代之。而新史的基本内容之一应是昭显推动人类“运动进步”的一系列科技发明和发现。这既是还历史以公道,更是为着让今人和后人铭记、效法、光大昔贤的创造。应当说,直至今日,在我们的书店、书摊、电视、电影中,翻来覆去铺陈的仍然多是帝王家谱、宫闱秘事、争权阴谋,而隋那之类发明发现者依旧形末音微,难以引人注意

——摘编自冯天瑜《发明发现——创造性思维的奇葩》


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生产“智能化”成为发展新趋势,经济增长方式得到优化。与此同时,“机器换人”也引发了就业隐忧。实证分析证实,“自动化”生产将造成技术性失业,对中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挤出效应。据此推知,现代科技进步(     
A.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B.推动了生产力的跃进
C.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D.降低了产业要素成本
2023-03-10更新 | 133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2022 年4月,第 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 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     
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2022-10-27更新 | 2866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