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据出土于巴比伦城邦遗址的一份公元前19世纪末的借款契约记载:由契约可知在5名见证人的见证下,一位普通市民向商人和神庙组成的联合债权人进行借款。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债权人有权将契约泥板出售给他人,债务一旦清偿,记录债务的泥板就要被放到水中泡成泥浆。这可用于说明,古巴比伦(     
A.信用货币已经出现B.神权统治较为稳固
C.法律规范经济活动D.订立契约现象普遍
2 . 从明代隆庆年间开始,以边禁、海禁、银禁三禁开放为标志的中国传统社会近代转型进程已经开始。但整个转型在清代迂回曲折,此时西方文明赶上东方文明,而中国从先进逐渐走向落后,出现此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激化社会矛盾B.自然灾害对民生造成重大的影响
C.封闭环境中产生的独特社会形态D.政治腐败及其酿成的社会大动荡
2024-03-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根据出土的苏美尔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35000余份档案文献记载,当时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周密、高效、守法,文献档案内容极其详尽、细致,每条商贸道路上设有驿站,提供各种服务。材料可用于说明苏美尔乌尔第三王朝时期(     
A.国内市场的形成B.对外贸易的繁荣C.文化交流的频繁D.商业规模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日本学者曾对日本出土的48批铜钱资料进行统计:在总数554714枚铜钱中,中国古钱占99.8%,其中唐钱占8.54%、北宋钱占82.36%、南宋钱占1.46%、明钱占7.32%,其他朝代的中国钱占0.32%。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力B.货币外流有效缓解日本钱荒
C.钱币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货币D.主要依托钱币进行对外交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的土地交易契约,可不经官方审核,也不用加盖官方印鉴,只经立契人、保人、中人签名盖章或画押作证即可。由此可推知,古代中国(     
A.官府鼓励土地兼并B.商业法律法规缺失
C.强调个人信用意识D.注重维护个人权利
2024-03-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契约既是对彼此诚信的承诺,也是缔约双方履约的凭证。有学者在研究古埃及历史时,发现了一份房屋买卖契约,契约内容包括“购买人宣言”、“对价格的详细说明”、“对房屋的描述”和“卖者的宣言”等内容。从这份契约内容可知,古埃及人(     
A.房屋买卖交易十分频繁B.普遍具有诚实守信精神
C.商业交易遵循一定流程D.契约使用广泛且已普及
7 . 宋太宗在太平兴国二年诏令:“五代藩镇多遣亲吏往诸道回图贸易(官府经营的贸易),所过皆免其算。 国初,大功臣数十人,犹习旧风,太祖患之,未能止绝。于是诏中外臣僚……不得令人于诸处回图,与民争利。有不如诏者,州县长吏以名奏闻。”据此可知,该诏令(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C.注重对官员吏治的整顿D.解决了北宋的财政不足问题
2024-02-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两宋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重大转变,突破了此前历代“卫君守民”的传统格局。除从“坊市”到“厢坊”的转变外,还可作为该结论依据的是(     
A.城市贫民救济制度化B.沿海市舶司广泛设立
C.工商业集镇日益涌现D.商帮的活动场所林立
9 . 《宋朝事实类苑》中有记载:福州有一老媪,善酿美酒,士人们常到她那儿喝酒,并为这家酒店写了一个酒望子(酒店招牌)诗:“下临广陌三条阔,斜倚危楼百尺高”,自此“酒售数倍”。这反映了(       
A.官府鼓励商品贸易B.商品销售手段多样
C.士人投身商业活动D.文学与商业的融合
10 . 《古红海环航记》记载:“公元初阿拉伯人输出到东非的货物,主要是穆扎(当时阿拉伯南部的一个城镇)制造的长矛、战斧、短剑以及各类玻璃制品,同时,阿拉伯人还向非洲一些港口输出大量的酒类及一些小麦。”阿拉伯人购入的东非产品有“大量的象牙、犀角和龟板,此外还有一些椰子油”。这一现象(     
A.反映出非洲社会生产力的落后B.体现了亚非之间的经济贸易交流
C.说明阿拉伯商人热衷中介贸易D.加速了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