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东汉的洛阳“东贾齐、鲁,南贾梁、楚”;“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据此可推知,东汉时(     
A.商业兴盛促进了城市繁荣B.地域性商人群体贸易活跃
C.城市的政治功能逐渐降低D.南北方经济达到平衡状态
2 . 中国古代的地方志中,州县以下以前只记载乡、里,没有市镇。而自某一朝代起,一些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草市、村市被列为“镇”并被广泛载入地方志中,时人称之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这一变化最有可能发生于(     
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五代时期C.辽宋夏金元时期D.明至清中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为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地名也大有内涵。如今天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上有孔村和孟村,但是全村却没有孔姓和孟姓;今西安市灞桥区有狄村、骞村等村名。出现这类现象有可能是因为(     
A.政权的并立与更迭B.战争的延续与破坏
C.民族的迁徙与交融D.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4 . 下表所示为明朝不同时期法律条文的摘录(部分)。据此可知明朝(       

时期

法律条文

明太祖时期

凡侵占街巷道路而起盖房屋及为园圃者,杖六十,各令复旧。其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

明宪宗时期

京城街道沟渠,锦衣卫官校,并五城兵马时常巡视……如有怠慢,许巡街御史参奏拏问。若御史不言,一体治罪

明世宗时期

京城内外,势豪军民之家侵占官街、填塞沟渠者,听各巡视街道官员勘实究治

A.城市环境治理渐趋规范化B.政府严格管理商业活动
C.御史的监察职能得到强化D.君主普遍重视城市建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家丑不可外扬”、“肥水不流外田”、“各人自扫门前雪”,这些从古流传至今的中国俗语,体现了中国传统居住环境的 (     
A.等级性B.落后性
C.开放性D.封闭性
2023-04-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长期以来,学界将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归结于统治者在军事御敌方面的需要。有学者提出新的观点:由于粮食具有难以运输和储存的特点,所以稳定的粮食贸易需要一个集中的固定交易市场。稳定的粮价具有“锚定”作用,让其它商品的交换比率随之稳定下来,降低贸易的风险,使得更多人能够从事非农行业,从而形成城市的雏形。该学者的观点(     

A.严重违背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B.完全推翻了传统的“城市军事起源说”
C.认为城市起源由政治经济共同决定
D.从国家内部的新视角解释社会分工
7 . 中国古代四合院严格遵循“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序列。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位于中轴线上的堂屋最重要,是长辈起居、主人会客及供奉牌位的地方,东西厢房是晚辈住所、前院设倒座,作为仆役住房、厨房和客房。这说明中国古代四合院(     
A.成为我国各地基本的居住形式B.反映了封建体制下家国同构的特点
C.体现了传统社会敬天保民思想D.深受封建等级观念和宗法思想影响
8 . “镇”最初是县城之外军事要塞的专称。宋代以后,一些镇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朝廷在那里“设官以镇防”的同时,还兼管“火禁,或兼酒税事”。到明代中叶,市与镇的分野消失,市镇成为县城以下乡村地区工商业集镇的统称。由此可知,宋代以后镇的发展(     
A.表明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军事控制B.巩固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
C.体现了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松弛D.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
2022-09-12更新 | 77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     
A.人们的审美观念B.经济发展水平C.集体劳作的形式D.传统文化习俗
2022-09-11更新 | 2662次组卷 | 25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