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2分别为1990年和2006年的中国各省区城市化水平分布图。


材料二   1979年开始,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滞后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制度安排。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安排包括:转变就业制度,促进就业应该是中国政府很长一段时期的核心政策;制定促进就业的企业政策;改进技术路线;调整城市建设方针。从目前的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看,中国正面临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面临巨大的社会变迁。

——摘编自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


(1)比较图1和图2,指出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化的认识。
2022-02-04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明清城市奢靡之风。这股风气先由城市传到市镇,再影响到周围的农村。而且奢靡消费风气波及到社会下层,使过去官方所订立的身份等毁制度崩解。人民对城市的观念亦有改变,不再把城市当成权威所在地而视为畏途。城市文化也在这时有了进步,尤其是印刷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出版事业及新闻传播工具的多元化。小说的普及流传是在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家,而且在城市产生了许多有名的戏班。

——摘编自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

材料二清朝末年(新政时期)至解放期间,中国城市改造体现在诸多方面:城墙被拆掉,商业利益的重要性超越了传统城墙提供的安全感和威严性;街道被拓宽拉直,并铺设成柏油路,设置照明街灯,植树也成为建设“花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广场和体育场等新的公共空间的开辟,最明显的是,天安门被改造成一个公共广场;图书馆、礼堂、电影院和百货公司等新式建筑物的出现,促进了新形式的人际交往和新型社会关系的出现。

——摘编自周锡瑞《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和晚清民国时期城市发展的异同,并指出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