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斌椿是清政府第一位官派出赴欧洲考察的官员,他在1866年撰写的《乘槎笔记》中写道:“是日,至电机信居,问马赛开船日时,顷刻回信,答以初十日申刻,往中国船开行。记程二千里……来时携时辰表二。其一则按周中正午,随地推移,每日至午正约迟一刻。一仍其旧。至巴黎时,彼之午正,乃中土戌刻矣。今由西土东回,每日缩一刻余。”由此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①电话在此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欧洲至中国的海上航线已经建立
③时区和时差概念已经形成
④他可能经苏伊士运河回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③
2 . 交通建设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中国交通建设取得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腹里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包括今山东、山西、河北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部分,从辖区面积上说,江浙行省仅当腹里的三分之一。据统计,江浙行省所辖各路站赤(驿站)总计二百六十二处,腹里各路总计一百九十八处。同时,江浙行省的站赤数字特占全国各行省的第一位。

——摘编自赖家度《元代的河漕和海运》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自筑铁路是振兴民族经济,与外商争利的重要手段,迫于舆论压力,清政府对铁路也从刚开始的拒办转为筹办,于1881年,修建了9.7千米的唐骨铁路。1890年帝俄加紧对东北掠夺,为了保卫东北,清政府准备把唐胥铁路延伸到山海关,再由山海关经锦州扩展到沈阳,直到吉林。1905年,英俄两国争夺中国华北路权,为摆脱两国的纠缠,清政府硬着头皮决定修建京张铁路。

——吴启迪《中国工程师史》

材料三   高铁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大成果。京津城际是连接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的城际客运专线,也是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城际线路全长12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该线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建成通车。投产后的京津城际,安全、快捷、舒适,对促进京津两地同城化、一体化,起到有力加速器的作用。同时,它对后续大规模建设和发展中的高铁项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我国树起世界高铁商业化运营标杆,高铁覆盖中国95%百万人口城市。

——钱桂枫等《中国高铁丛书:走近中国高铁》


(1)阅读材料一,提取材料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写出论题,史论结合进行阐述,并简要小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政府修筑铁路的原因,并分别指出唐胥铁路与京张铁路在中国交通史上的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京津城际铁路建成的年份。分析现代交通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022-12-20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届高三12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3 .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实现了革命性发展,出现了高速公路、高铁、飞机等新生事物,下列有关这一发展及表现认识不正确的是(     
A.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B.英法海底隧道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
C.空中通道便利了人们的出行D.20世纪70年代后宽体客机成为客运主流
2022-10-30更新 | 65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10月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自东京至大阪全长515.4km,目前最高运营时速285km,链接起东京、名古屋、大阪等三个都市圈,沿线形成了“4小时经济圈”,1964年开通至2016年,其总客运量约56亿人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推动城市一体化B.交通进步改变了城市职能
C.高铁发展便利了人们生活D.城市化促进了航空业进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从远古时代到如今万物互联网时代,人类自诞生之日起,每一个影响到世界的颠覆性变革,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力都是科技大爆发。下列科技成果按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出现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②世界上第一条横跨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③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的诞生 
④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