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的西欧,瘟疫被认为是上帝对人类罪孽的惩罚,患病之人是因自身罪恶而致病的;14世纪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瘟疫只是一种生理病痛,只要措施得当是可以战胜的。这一转变(     
A.反映了人们对疫病的理性认识B.得益于瘟疫传播途径被阻断
C.说明宗教改革取得阶段性胜利D.是近代科学革命兴起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中期,医家王清任为探求真理,用42年时间对百余具尸体进行解剖研究,在临终前出版了《医林改错》一书,后英国人德贞氏将其译为英文,发表在英国的《博医会报》上,并将王清任尊为近代解剖学家,向全世界作了介绍。据此判断(     
A.中国古代人体解剖学长期领先世界B.明清时期中国古典科技开始进入总结阶段
C.该书出版标志着现代解剖学的诞生D.中西医之间的交流利于推动医疗技术发展
2023-07-26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疫情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且会衍生社会危机,为减轻疫病的冲击,中西均有属于自己的方法。如我国战国时期和古罗马时期都将疏通城市水道视为预防疫情的重要举措……清代晚期出现了海港检验检疫制度。据此可知(       
A.西方国家治疗疫病较科学B.人类在同疫病斗争中积累经验
C.疫病在中国传播速度较快D.疫病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6年,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一带瘟疫横行肆虐,西汉的第十四位皇帝汉平帝下令在当地建造一些房屋,里面放置各种药品,并配有专职的医生,给患病的人给予及时医治,这便是我国第一批公立的临时医院。到了隋唐时期,具有一定收容能力并制定有相关管理制度的医院便初步形成了。到了宋代,医院的门类变得更加齐全,而在北宋末年,全国各地也相继建成了一些为贫困病人治病的“安济坊”。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政府在北京设立了“广惠司”,这是我国最早的西医院。到了明、清两代,医院的分类和分工更加多样,而且明确。“太医院”设有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员等不同职别,主要为皇室进行医疗服务。而下设于全国各地的医院仍然通称为“病坊”,为普通百姓看病。

——摘编自张赫《我国古代医院的诞生及演变》

材料二   公元6世纪起,基督教在英国传播。基督教会在修道院和教堂的基础上安排场所,收容过往的朝拜者和旅客,同时对本地的贫病百姓给予帮助,初具近代医院的雏形。到1200年为止,全国范围内共有250所医院,而到了1348年黑死病爆发前夕,共有500多所医院。医院从管理者到护理人员,几乎都是神职人员,医生也都由神父兼任,治疗前举行宗教仪式。罗伊·波特曾这样评价这些医院:“在基督教产生之前,即便是在希腊罗马这样高度发达的文明古国,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专为救助病人而建立的社会机构,医院的建立是基督教会的杰作。”

——摘编自傅益东《中世纪英国医院浅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医院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英国医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创办的重要意义。
2023-04-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所示为晚清《点石斋画报》中一篇名为《剖割怪胎》的报道,其配文写道:“该收生婆无能为力而去。张惊惶无措,不得已,至西口外国医院求救。”由此可知,当时(     

A.西医因疗效赢得了民众信任B.国人对西医抱有尝试的心态
C.中西医结合提高了医疗水平D.西医依靠特权取得优势地位
6 . 《刘消子鬼遗方》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医学专著,书中详细记载外伤、痈疽(毒疮)湿疹、疥廨的治疗技术,代表着南北朝时期外科医学的较高水平。这反映了该时期(     
A.传染病防治取得突出成效B.儒学的发展推动医学进步
C.医学的发展契合时代需要D.中医辨证施治实践的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81年,意大利人将牛瘟传入非洲之角,严重破坏了非洲东部和南部的社会经济结构。19世纪20年代,英国军队和军舰将霍乱从印度带到东非,使得当地人在面对欧洲殖民征服时更为脆弱。由此可知(       
A.欧洲殖民扩张纯属偶然B.疫病流行影响区域文明发展
C.欧洲医疗水平更为先进D.三角贸易导致疾病全球传播
8 . 1910-1911年,黑龙江省爆发严重鼠疫,北洋医学堂中国人伍连德负责查疫,并取得成效。对此,《大公报》进行了报道。报道讽刺了中医治疗的积极性,设置了大量篇幅普及卫生知识,宣扬了先进医疗经验并提倡向西方学习。系列报道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接受,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先进理念凭借其实效性地位得到提高
B.清末新政使清政府舆论宣传理念得到革新
C.西医理论通过新文化运动得到社会广泛接受
D.报纸宣传已经成为推进文明进步的主要工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法律建设的长足发展,唐代医疗卫生管理呈现出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趋势。唐高宗显庆年间“征天下郡县所出药物”,形成了国家权威性药典《新修本草》,规范了地道药材的供应,《唐律疏议》还规定“诸医违方诈疗病,而取财物者,以盗论”,“诸以毒药药人及卖者,绞”。唐代的统治者对于工匠、奴婢和囚徒的医疗卫生管理作了严格规定,“诸如丁匠、防人、官婢等底层民众,在服役或奴婢属官等情形下,若有疾病,主管之人应当送其就医,否则对主管之人处以‘笞四十’的处罚”。《医疾令》也规定“诸医针师,医监、医正量其所能,有病之处,遣为医疗”,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开展日常工作,进行州境巡疗,储备药材。

——摘编自王翔《唐代医药卫生法制中的人文关怀》

材料二   宋代诏令对骗取钱财、陷害生命的不法行医活动予以严令禁止,从最初的教化逐步过渡到“以故杀伤论”的有明确量刑标准的严惩。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诏令“民有疾而亲属遗去者罪之”,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初置养病院”,特别实行“安济法”,以确保医疗效果。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除京师设立太医局外,宋廷又在地方设立了相应的医学教育机构,由各地的医学博士负责当地医学生的教习,这是地方医学机构的雏形。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宋廷在京师设立了“熟药所”,掌控药材的采买、成药的制作和销售,“制药有官,监造有官,监门又有官,药成……出售则又各有监官”。

——摘编自胡玉《宋代面向民间推广医药的有效尝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政府的人文关怀在医药卫生法制中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政府向民间推广医药的举措,并谈谈你对唐宋医药卫生管理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医学以阴阳五行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并将生理、病理、诊断、药物、治疗、预防等各方面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医学理论
A.强调辨证施治B.吸纳临床经验C.成果丰富多元D.注重整体思维
2022-01-14更新 | 771次组卷 | 2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