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中西医学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立产生的,西医在其东渐过程中与中医必然发生“碰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随着欧洲早期殖民主义者的东侵,一些天主教传教士陆续抵达中国。西方医学在中国有一定范围的传播,但其社会影响有限。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加紧对华侵略,中国日益走向半殖民地社会。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传教士又充当了在中国传播西方医学的主要角色,近代西方医学开始全面进入中国。

——摘编自彭益军《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意义》

材料二   民国时期,中医与西医发生了激烈争论。在中西医之争上,西医界称中医为旧医,称自己是新医,将中西医之争视为是“新旧之争”、先进与落后之争,试图通过这样的话语定位分清自己和中医的地位;中医界称自己为国医,称西医为西医,将中西医之争视为“中西之争”,试图与民族国家建构联系,占有一定的政治话语力量。

——摘编自姜连堃等《从话语权的争夺透视近代中西医之争》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中西医之争”?
2 .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B.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2023-12-23更新 | 468次组卷 | 10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同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6年,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一带瘟疫横行肆虐,西汉的第十四位皇帝汉平帝下令在当地建造一些房屋,里面放置各种药品,并配有专职的医生,给患病的人给予及时医治,这便是我国第一批公立的临时医院。到了隋唐时期,具有一定收容能力并制定有相关管理制度的医院便初步形成了。到了宋代,医院的门类变得更加齐全,而在北宋末年,全国各地也相继建成了一些为贫困病人治病的“安济坊”。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政府在北京设立了“广惠司”,这是我国最早的西医院。到了明、清两代,医院的分类和分工更加多样,而且明确。“太医院”设有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员等不同职别,主要为皇室进行医疗服务。而下设于全国各地的医院仍然通称为“病坊”,为普通百姓看病。

——摘编自张赫《我国古代医院的诞生及演变》

材料二   公元6世纪起,基督教在英国传播。基督教会在修道院和教堂的基础上安排场所,收容过往的朝拜者和旅客,同时对本地的贫病百姓给予帮助,初具近代医院的雏形。到1200年为止,全国范围内共有250所医院,而到了1348年黑死病爆发前夕,共有500多所医院。医院从管理者到护理人员,几乎都是神职人员,医生也都由神父兼任,治疗前举行宗教仪式。罗伊·波特曾这样评价这些医院:“在基督教产生之前,即便是在希腊罗马这样高度发达的文明古国,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专为救助病人而建立的社会机构,医院的建立是基督教会的杰作。”

——摘编自傅益东《中世纪英国医院浅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医院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英国医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创办的重要意义。
2023-04-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81年,意大利人将牛瘟传入非洲之角,严重破坏了非洲东部和南部的社会经济结构。19世纪20年代,英国军队和军舰将霍乱从印度带到东非,使得当地人在面对欧洲殖民征服时更为脆弱。由此可知(       
A.欧洲殖民扩张纯属偶然B.疫病流行影响区域文明发展
C.欧洲医疗水平更为先进D.三角贸易导致疾病全球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医学以阴阳五行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并将生理、病理、诊断、药物、治疗、预防等各方面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医学理论
A.强调辨证施治B.吸纳临床经验C.成果丰富多元D.注重整体思维
2022-01-14更新 | 771次组卷 | 2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