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如图为1949-2018年中国与世界人均预期寿命数据图。此阶段中国人均寿命的变化得益于

①西医开始传入中国,西式医院建立
②持续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③中国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4-09更新 | 858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北京专用】
2 . 如表为近现代日本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立法情况,这表明
近现代日本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立法
时间法律名称主要内容
1897年《传染病预防法》第一部传染病法律,对防疫经费保障进行了制度设计,规定法定传染病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1999年《感染症预防法》防疫基本法,对防疫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
2012年《新型流感等对策特别措施法》在法律层面弥补了日本过去缺少体系性防疫应急机制的制度短板,同时也以立法的形式初步确立了防疫应急经费保障机制

A.传染病经常大规模流行B.政府主要代表人民利益
C.通过立法完全消灭传染病D.重视社会保障与国家治理
3 . 1958年7月,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兴奋得夜不能寐,“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创作了《七律二首·送瘟神》。这反映了当时的医疗卫生体系(     
A.适应了过渡时期的需要B.贯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C.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广D.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
4 . 19世纪30年代,英国成立了研究霍乱的特别委员会。1848年,英国通过了社会保健法。1850年,英国成立了国家卫生局。有关童工、女工、孕妇、职业病和卫生保健的法规也逐渐颁布。这些措施(     
A.确保疫病问题得到彻底解决B.完善了英国卫生法律体系
C.推动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D.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5 . 建国初,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劳动保险和公费医疗的文件,此后,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覆盖人群与享受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1956年,卫生部又颁布《改进卫生财务管理》,明确医院全额管理、差额补助、年终结余上缴。这表明当时我国发展人民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理念是(     
A.日常预防为主,疾病治疗优先B.营造公平环境,共享医疗资源
C.开展群众运动,提升健康水平D.遵循价值规律,压实医院责任
2023-07-10更新 | 442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1医疗与公共卫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6 . 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1月28日发布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调查地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8%,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分别为96.1%和97.6%。调查地区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趋缓,费用增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这反映当代中国(     
A.医疗保险报销程序更加严格B.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C.医疗保障体系辐射范围较广D.人民群众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7 . 天花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曾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全球天花根除认证委员会于 1979 年签署认证书,宣告人类消除天花疫病。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西蒙森说:“当时苏联和美国正在进行合作……这是多边体系最伟大的成就。”材料旨在说明(     
A.疫情推动各国意识形态的改变B.抗疫需要全球各国间团结合作
C.公共卫生政治化促进医学发展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抗疫成效
2024-02-02更新 | 287次组卷 | 28卷引用:选必2第6单元(提高卷)
8 . 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比较发达,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却暴露了一些问题,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注重市场竞争和大投入背景下的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医疗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优势的获得和维持,而不是公民的医疗福利与公平。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美国(     
A.公民未享受到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B.医疗体系具有清晰的霸权国家特征
C.医疗技术的创新受政治体制的束缚D.医疗科技创新成果与疫情防治脱钩
2022-08-13更新 | 622次组卷 | 32卷引用: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北京专用】
9 . 下面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时间具体措施
1941年11月《解放日报》开设“卫生专栏”,重点介绍传染病的预防和一些卫生保健知识
1942年4月边区设立防疫总委员会,分区、县先后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
1942年5月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
1944年7月开办了规模庞大的卫生展览会,历时八天,参观者万余人
A.防疫抗疫已经成为全国的中心工作
B.中国共产党重视保护人民健康
C.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体系已完善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的壮大
2022-05-30更新 | 694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2人类的医疗与公共卫生-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10 . 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历来颇受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家。古代政府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得力的疫病防治措施。唐代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设立太医署等手段,防控疾病,同时公共卫生也受到重视,如饮食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宋代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众为辅的疾病防治体系,加强对药物的统一管理,设立了药局等官方机构。清代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士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在促进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开展一些救疗活动。

——据石涛《我国古代政府的疫病控制措施》等

材料二   欧美传教士深感中国城市公共卫生问题严重。他们将传教事业与公共卫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取得的突出成就有预防天花的种牛痘技术的推广、对眼病的防治、对鼠疫等流行病的预防宣传和治疗。租界等外国人居住集中的地区,则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上海租界自从成立之初,就逐步完善市政建设,建立公共卫生制度。辛亥革命后,大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带来了先进的卫生知识与疾病预防的新思想。从总体上说,民国年间多数城市都设立了专门管理公共卫生的卫生局,公共卫生事业有所发展。现代医学的提倡者们主张大力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但他们攻击传统中医知识是不科学的和迷信的,使中西医关系紧张。

——摘编自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殇》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从1953年起,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到21世纪初,形成了中央、省、市和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国卫生工作走的是以预防为主的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道路,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这种“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染病大规模暴发、流行减少。进入21世纪,我国新医疗体系改革取得重要成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覆盖。

——摘编自李立明《新中国公共卫生60年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应对疾病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及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