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我们看到晚清时期由于列强侵略,社会矛盾激化、国家沦为半殖民地,民不聊生、疾疫横行,中国被蔑称为“东亚病夫”“疾病的源头”,中国人在世界上抬不起头来。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初,中国的大城市开展了公共卫生宣传教育运动,主要是传播有关疾病与防疫的现代科学知识,鼓励大家运用新知识改变个人卫生习惯、防疫防病。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经济有待发展,医务人员短缺,5亿人口受困于多种传染病和流行病,老百姓没有疾病预防知识,只能听天由命,西方国家的封锁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缺医少药的困境。为此,党和政府通过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动全国人民改变卫生生活习惯和与疾病作斗争的思想态度,把个人卫生行为与国家、社会利益结合起来。从中央到地方,卫生人员和各级干部利用政治杠杆发动群众参加扫盲班,组织集体卫生活动,宣传科学卫生知识,提高大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从城市到农村,学习科学新知识、讲究卫生成为移风易俗、改造世界的新气象。在防疫治病的卫生运动中,基层卫生工作者作出了极大贡献。如50年代,县防疫站往往只有几个工作人员,但他们要负责全县几十万人的防疫工作。他们经常到农村蹲点,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宣传疾病知识,采集造成流行病传染的蚊虫样品,以便研究传染源,针对特定蚊虫进行有效打药,以此控制传染。

——以上材料均摘自卜丽萍《公共卫生的行为意识与国家的现代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开展城市公共卫生活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开展公共卫生运动的举措,并简析其意义。
2023-07-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铜陵市、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