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辉煌时代。这个时代中国形成了自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出现的原因有几点:首先,秩序的变化使得过去天经地义、不言而喻的“知识”和“思想”不再拥有不言自明的权威性,重新建立思想与知识对于世界的有效解释,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其次,王室的衰微使过去独占的文化、思想与知识流入诸侯的领地,而诸侯国的长期稳定和富庶则逐渐生养了一批新的文化人,这些文化人在王朝格局中地位的上下移动,使他们的思想和知识处在变化之中;再次,“知识——思想”体系在不同职业的文化人中,有不同的侧重点,王官失守之后,文化人的分化则使“知识——思想"也在分化之中,并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贾谊是汉初儒家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思想呈现出明显的“驳杂"性特点,既有法家渊源,道家痕迹,也包含阴阳家的成分。此外,墨家思想以及在战国大显其道的纵横家思想等,贾谊也都有所汲取。但毋庸置疑,贾谊学术思想的本质属性还是归于儒家,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摘编自汪高鑫《汉初儒学思想的“驳杂”性特征——以陆贾、贾谊为中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自具特色思想体系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贾谊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 . 西汉董仲舒《天人三策》提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东汉王符《潜夫论》认为:“义者,君之政也;法者,君之命也。”这表明汉代(     
A.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B.出现律令儒家化趋势
C.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D.儒、法思想走向融合
2024-01-20更新 | 363次组卷 | 4卷引用:选必3第一单元测试卷B卷
3 . 【说一说】

材料一   教育轴心南移的大致轨迹为

(隋唐以前)        (宋金时期)          (元明以后)

备注:教育轴心的评价指标为:人才分布、教育家及教育名人的分布、书院等古代学校的设置。

——熊志伟《中国古代教育轴心南移现象及其经济动因》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教育轴心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023-05-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3)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4 . 关于传统音乐,《周易》有所谓“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享祖考”之说。至春秋战国又有“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这可以用来说明,传统音乐(     
A.顺应了大一统的趋势B.由尊神灵走向重人伦
C.由敬祖先走向重民本D.维护了贵族等级秩序
2023-01-15更新 | 1119次组卷 | 22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人特别强调“天人合一”,把天地人看成是统一的整体,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与天地存在着普遍关联。儒家讲的仁爱、佛家讲的平等、道家讲的自然是我们精神追求的核心“孝”是我们共同的伦理原则,《周易》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是我们精神信念的重要支柱。据此判断,中国(     
A.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的规律B.儒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地进步
C.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价值传承D.民族文化融入世界的趋势加强
6 . 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了多种唐朝时期流行的佛经题材的变文(讲唱的话本)有目连变文(讲述佛教弟子目连救母出地狱)伍子胥变文、舜子至孝变文、西征记变文(叙说唐朝时事)这些变文语言通俗,故事曲折,和尚在讲唱时、说唱并用。这反映了唐代
A.佛教思想开始本土化B.实现了对边疆有效治理
C.儒释思想融合的趋势D.传统社会结构发生异变
7 . 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这一变化(     
A.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B.体现了民本思想进步
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D.开启了民主主义先河
2023-10-21更新 | 139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阅读如表,可看出中华文化(     
阶段时间概况
奠基先秦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形成秦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和主流
创新发展魏晋至宋元儒佛道交汇融通;理学形成,文化灿烂
衰落明清之际批判专制,经世致用
转型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
复兴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源远流长,领先世界B.始终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C.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D.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9 . 甲骨文中,“德”字写作“”。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提到“惟王恭德裕天”,首次出现了带有“心”字的“德”字。这反映出西周(     
A.敬天法祖思想流行B.人文主义思想发展
C.遵循天人感应思想D.文字书写载体变化
10 . 从清末到“五四”前后几十年间,诸如“民主”、“科学”、“来复枪”、“麦克风”、“巴士、咖啡"等新词大量涌现,其规模、范围和数量都是空前的。这种变化说明(     
A.近代汉语因战争被逐渐欧化B.社会变迁丰富了文化内涵
C.外来词与文化侵略同步形成D.西学东渐推动白话文改革
2022-07-15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复习06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