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诗经》的《大明》篇中有记述王季、文王都娶殷商贵族的女儿。文王迎亲时,在渭水上“造舟为梁,不(丕)显其光”,仪式很盛大。该篇还记载,武王奉天命伐殷,大战牧野,军容很盛。由此可知,该篇章的主题很可能是(     
A.强调礼仪教化,维系尊卑秩序B.歌颂祖先功德,追述开国历史
C.论证革命合理,宣扬正统地位D.记载民间疾苦,劝导敬天保民
2023-12-3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墨子》中记载:“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阻。”《荀子》中记载:“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据此可知,两者(       
A.反对尊卑有别的社会等级B.代表下层平民阶层
C.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D.政治主张逐渐趋同
3 . 据《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问礼的本质,孔子谢:“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仪式周到隆重)也,宁戚(悲哀)”这反映了孔子(     
A.提倡节约,体恤民生疾苦B.重视道德,富有人文关怀
C.弘扬周礼,维系社会秩序D.批评奢侈,反对物质享受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鲤鱼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分布和食用价值在先秦时期已经为人所熟知。《诗经·陈风·衡门》一诗中对鲤鱼的记载,将其视为美味的代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此后历代不断有对鲤鱼烹制方法的记载。除了直接食用之外,黄河鲤鱼也进入各类中医文献中,大量药方将鲤鱼肉、眼、鳞、鳔、尾等入药,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鲤鱼在中华文化中有自己的独特地位。蔡邕最早在词中创造出鲤鱼传书的典故,鲤鱼作为书信代名词的记载,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延续,并逐渐普遍化。在中国的博物学传统中,往往将鲤鱼的这种象征意义归入到“灵异”之类的文献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太平广记》中记述的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和传说。李白在《赠崔侍郎·其一》中也称:“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因“鲤”“李”二字同音,李唐统治者们对此颇为在意,一度禁捕鲤鱼。鲤鱼成为祥瑞,自唐以后已经基本定型。

——摘编自武强《历史地理变迁语境下的黄河鲤鱼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鲤鱼在中国古代的主要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鲤鱼在中华文化中独特地位形成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史》本纪中各学科的科技内容句频统计

学科频次学科频次学科频次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0大气科学507冶金工业21
数学6海洋科学10金属工艺105
物理学0自然地理学16轻工业和手工102
化学9生物学76建筑科学194
天文学958医药卫生73水利工程339
测绘学6农业科学298交通运输28
地球物理学117矿业工程7机械23
武器122能源16

——摘编自潜伟、吕科伟《宋代科技政策的计量研究——以<宋史>本纪中记载科技内容为计量对象》

材料二:中西会通

汉代《九章算术》有部分内容总结了我国古代几何学的成果。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评价说: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最重要的实际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与此不同的是,欧几里得所著《几何原本》从定义和公理出发,经过严密的论证,证明了所有几何学定理的正确性。

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1607年,他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出版。随着更多西方数学著作被引入,大批会通性新式数学著作涌现。此类著作借用西方数学形式逻辑和公理化体系对中国传统数学进行梳理和阐释。例如《测量异同》《勾股义》《中西数学图说》等。大量数学图形、公式、定理出现在明末数学著作中。明清易代,以徐光启为代表开启的中西文化交流被中断。

——摘编自《理性的启蒙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科技思想发展管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明末中国数学领域的“中西会通”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诗经》由王室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诗歌及经收集、筛选的民歌构成,由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诗经》的流传
A.以书面记载为主要方式
B.有利于构建文化的认同
C.维持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
2019-06-18更新 | 1027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