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引自《墨子》

材料二   (唐)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引自《贞观政要》


(1)“三表法”是墨子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仔细阅读材料一,分析指出墨子上述认识的立足点。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孔子及其后的屈原与墨子价值立场相近的理论主张与思考。
(2)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唐太宗“存百姓”的思想出发点和治国理政的法律原则。
2022-09-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红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历史多样性发展进程中,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实践性与创新性。

材料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说,后世儒学家大多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体现为民本思想,民本思想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老子提出“道”的概念,直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凸显人的存在,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将天、地、人视为一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牡丹亭》《红楼梦》发出了对人性、良知的热烈呼声。宋应星则以“天工”表达自然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一部体现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天工相配合科学哲学观念的综合性科技著作问世。这些中华文明成果,不断呈现出中华民族因循儒、道思想精华、持续创新的发展。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对人生意义和宇宙起源等社会和自然问题的知识追求,被当时的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和解释世界。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柏拉图融会贯通哲学和数学知识,为后世几何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亚里士多德建立政治学、逻辑学、物理学等学科体系,对欧洲科学知识的系统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从14世纪人文主义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发展到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提出人权、平等、法治、权力制衡等基本政治思想。从16世纪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发展到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等欧洲自然科学取得的重大突破。类似哲学和政治思想、物理学等领域的发展特点,人类社会一直在各个领域探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实践和科学求索中不断推出新知。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3》《历史选择性必修3》《中华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或世界文化成就的历史继承性和创新性,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清晰,史实准确,论证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2022-08-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把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推向了极致。但事实上,统治者宣扬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又使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传统文化又经历了继承性与变革性的过程。古代中国虽历经战乱、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传统文化从未中断,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包容性又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022-05-25更新 | 228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新高考协作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