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     
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C.注重借鉴外来思想成果D.兼具学术研究和政治统治双重功能
2023-06-02更新 | 498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13讲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B.兵家C.儒家D.法家
2023-04-07更新 | 2533次组卷 | 22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3 . 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阳进行“土圭测景(影)(下图) ”。据《周礼》记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乃建王国焉。”据此可知,周公的“土圭测景”活动(     
A.促使分封诸侯局面出现B.蕴含政治文化双重意义
C.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要D.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特征
2022-11-09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4 . 下表是东晋十六国时期,部分政权开国君主出身的史籍记载情况。这反映了(     
政权
开国君主开国君主出身记载
后秦姚苌《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出自三苗,舜徙之三危山。而《姚戈仲裁记》(姚戈仲,羌族人,姚苌之父)则说其自称舜的后裔。
后凉吕光《魏书·吕光传》记载吕光为略阳氐人。太元十四年,吕光自称三河王,追太公吕望为始祖,《吕光载记》因此称其为汉高祖吕后之宗族。
A.战乱导致史籍的记载矛盾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C.割据政权彰显正统的努力D.民族交融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
2022-07-08更新 | 183次组卷 | 5卷引用:(选必三)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记载:“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是故人之受命天之尊。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这体现了
A.儒家民本思想B.和而不同思想C.崇德尚贤思想D.天人合一思想
2022-06-04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背记练(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6 . 古代朝鲜“谓伏鸡曰抱”,“抱”的字义为“鸟伏卵”。如表摘录了部分中华典籍中对“抱”上述字义的运用。由此可知(        
记载文献
花尽叶长蚕又抱,子规啼未了《谒金门》
凡蚕用浴法,唯嘉、湖两郡直待清明抱产《天工开物·乃服·蚕浴》
A.朝鲜文化与中华文化同源共祖B.汉字文化起源于朝鲜
C.古朝鲜人具有很高的汉文造诣D.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
A.重视选贤任能B.尊重个性自由C.强调多元互鉴D.注重仁义道德
2023-06-30更新 | 4871次组卷 | 36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下图是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孔子见老子”画像。《史记·老子传》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的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A.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C.风格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
9 . 《礼记·王制》篇记载:“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这反映出先秦儒家
A.主张建立践礼的社会规范B.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支撑
C.旨在通过修礼教以明霸道D.以礼乐教化反对不义之战
2021-02-24更新 | 1137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时训练
10 . 纪年,是指以文字确切记载历史现象发生的年代。中国历史悠久,纪年方法多样。如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下列选项中使用干支纪年法的是
A.“戊戌变法”“辛丑条约”B.“庆历四年春”“康熙元年”
C.“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战将。”D.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2021-03-23更新 | 28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时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