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图为诸子百家的关系简图。该图反映了(     

A.思想家们彼此论战辩驳B.各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
C.儒学逐渐成为主流意识D.法家思想源于儒家思想
2 . 镇脊神兽(见下图),是中国宫殿式建筑的构件之一。神兽有祈福吉祥、装饰美观和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明清两代规定,神兽必须为奇数,最多九个,根据建筑等级增减。明清的镇脊神兽主要彰显了(       

A.注重实用的建筑理念B.地域文化习俗的差异
C.市民阶层的审美取向D.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3 . 中国古代服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着装有严格规范.如表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服饰规范的部分内容

出处内容
《礼记·深衣篇》(西汉)上衣用布四幅,表明一年有四李;下爱用布十二幅,代表一年有十二月;袖口图弧,领子方正、意味着公正;背缝垂直,体现出诚直。
《新唐书·车服志》唐高宗时对官服的规定:三品以上袍衫紫色,四品袍深绯,五品袍浅绯,六品袍深绿,七品袍浅绿,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
《宋史·舆服志》绍兴五年,高宗谓辅臣曰:“金翠为妇人服饰,不惟靡货害物,而侈扉之习,实关风化……宜中严禁.

——摘编自张玲《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符号内涵及制度规范》等

材料二   明代的“服妖”分为衣冠复古、奢侈僭越、男女混装和习俗禁忌四个类别。衣冠复古,即穿戴模仿前朝服饰,包括了元蒙遗风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饰;奢侈借越,即以下借上,违制使用贵重饰品和贵族服饰;男女混装,即女着男装、男着女装;习俗禁忌,即与传统社会认知相违背的服饰或服饰行为,如上层人士穿戴低贱之人服饰等。

——整编自赵梦菲等《明代“服妖”服饰现象研究》

(1)指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内涵,并简要说明。
(2)谈谈你对明代“服妖”的认识。
4 . 重庆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刻于宋代的“父母恩重经变图”共10组雕像,包括怀孕、临产、喂奶等画面,并刻偈语(佛经中的唱词): “三千条律令,不孝最为先,人间遭辟历(霹雳),地狱饮洋铜。”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学吸收佛教思想
C.政局动荡加速佛教传播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杰作,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辗转传世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下表是《清明上河图》收藏流传及外出展览相关事件的记录。

1127年左右流落北方金国民间。
1352年左右从元朝秘府流出后,辗转于今浙江、江西、江苏、福建等地。
1799年嘉庆四年被收入紫禁城。
1924—1931年经溥仪之手由天津租借带往长春。
1945—1948年张克威同志调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将在民间收集的名画交由沈阳的文化部门保存。
1953年在东北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祖国古代艺术特展》中展出。赴北京展览后,调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2007年首次出境,在香港艺术馆《国之重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展出。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出长128米、高6.5米的动态投影版《清明上河图》引起轰动,成为百姓和媒体认证的“镇馆之宝”。
2012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观澜——故宫博物院文物精华展》展出,超过10万人次观展。
2015年上线故宫博物院官网名画记栏目,提供高清大图赏析和多媒体导览。

——摘编自陈传席《<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及收藏流传》

请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具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2-02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代武梁祠画像石

画像简介

图1 夏桀人辇图

图中夏桀侧身向右,肩扛带长弯钩的战戟,骑于两女子身体之上,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他的昏庸与残暴。“夏桀图”被配置在西壁的最左端,也是帝王像的最后一幅,而且在武梁祠的帝王图像除了夏桀是暴君,其他都是圣贤之君。

图2 梁高行图

此图取材于《列女传》,描绘的是梁高行割鼻拒聘的故事:春秋时期,高行丧偶,寡居在家,梁王爱慕其出众的容貌,于是派侍从捧黄金前去求婚,但高行誓死不从。为保全贞节,不惜用割鼻自残的方式拒绝梁王。

图3 曾母投杼图

图中描绘了孔子弟子曾参恭顺地跪坐在母亲身后,双手呈作揖状举至胸口,母亲坐在织布机前,转过身,手中之梭掉落的情景。图上下皆刻有“曾子质孝,以通神明,贯感神,著号来方,后世凯式,以正抚纲”。

图4 蔺相如完璧归赵图

图中蔺相如举起玉壁站在右边,秦王在左边紧张的看着蔺相如,伸臂扬手阻止;身后的大臣也显露出惊慌的神情。画像中蔺相如不畏强暴,大义凛然之气跃然石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汉代武梁祠画像石的思想内涵”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7 . 下面图1为洛阳龙门交脚弥勒造像,建于北魏,保持了古印度佛陀身材苗条、面容姣好的形象。下面图2为杭州飞来峰弥勒造像,建于南宋,仿照的是唐末至五代时期的江南僧人布袋和尚的形象。弥勒造像的变化反映出(     

A.佛教自我调适逐渐融入中华文化
B.少数民族汉化程度不断加深
C.南宋杭州成为江南佛教文化中心
D.佛教内部思想流派发生变迁
8 . 下表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西周时期,周公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整理、改造,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的“周礼”“周礼”源远流长,继往开来
B3一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包容性
C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思想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莱布尼茨在阅读中国的《易经》后,发现易经图可以用来解释二进制数表《易经》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
A.AB.BC.CD.D
9 . 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均出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取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画意。这表明
A.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B.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
C.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D.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2022-04-10更新 | 2282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