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在马穆鲁克王朝(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国家)统治时期(1250-1517年),统治者们尊崇阿拉伯的宗教和文化,在开罗、亚历山大、大马士革等城市继续兴建图书馆、清真寺和各类学校,创造出比较宽松的文化环境,吸引了大批其他地区的阿拉伯文人学者汇集于此。这些举措(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B.利于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
C.促使阿拉伯文化进入鼎盛时期D.推动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阿拉伯故事小说《天方夜谭》,吸收了印度、希伯来、埃及和阿拉伯等民间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和高尚品质和爱憎分明的感情,揭露和鞭笞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平。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等名著,都受到了《天方夜谭》创作方法的影响。据此可知,《天方夜谭》(     
①批判基督教神权的统治                                        ②融合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③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④表现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两河流域的一个重要传统,是国王登基后一般会颁布法典。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前,西亚地区已经有过多次颁布法典的行动,如埃什嫩那国王俾拉拉马的法典、伊新国王李必特的法典。这些法律的颁布从根本上是为了(     
A.维护统治者的权威B.树立公平正义形象
C.宣扬君权神授思想D.保障平民正当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百年翻译运动”是阿拉伯帝国开展的一场大规模、有组织的学术活动。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新柏拉图派的绝大部分著述都以阿拉伯语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并在此后滋养着欧洲的文化土壤。这反映了(     
A.阿拉伯学者引领世界学术潮流B.中世纪欧洲陷入文化停滞局面
C.古希腊哲人善于接纳其他文明D.伊斯兰文明助力西方历史传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伊拉克学者拉米亚,阿勒盖拉尼曾提及:对我们伊拉克人来说,我们的文物是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一部分,文明发生在我们的国家,我们都是它的后代。来自苏美尔时代、保存至今的许多文物都让我们找到认同感,古代史是凝聚现代伊拉克的力量。下列文物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印章文字B.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C.用楔形文字书写的信件D.那尔迈调色板
6 . 如图是三个地区的古文字图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B.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C.三地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D.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特征
7 .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和欧三大洲的交界处,其外部濒临大海,内部则河流密布,对外对内交通都极为便利。两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大体可以分为丘陵、平原和沼泽三种类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类型。这一自然条件有助于解释两河流域(       
A.宗教信仰和习俗统一性B.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C.文化的渊源具有相同性D.文明演变呈现出连续性
2024-04-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说:“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该学者意在强调(     
A.阿拉伯人是文化传播使者B.阿拉伯文化推动文艺复兴
C.阿拉伯文化的绝对主导性D.西方文明源自阿拉伯文化
2024-04-25更新 | 2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考古发现,在叙利亚东部的米塔尼的壁画中有埃及女神哈索的形象:在叙利亚一些铜碗的象牙柄以及碗上的装饰图案都有埃及的主题,特别是对埃及服装、带翅的圣虫和鹰头狮身像的仿制。在巴勒斯坦发现了从埃及进口的带有波状花纹和手柄的圆柱型容器。这可用于印证(     
A.古代埃及与西亚国家存在商业文化交流B.古代埃及艺术品受宗教影响较大
C.西亚文化具有汲取和创新相结合的特点D.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10 . 《赫梯法典》规定:“若一位男奴逃到鲁维地区,他的主人将支付给带他回来的人6舍客勒银(大体等同于购买一头耕牛或一名手工艺人的价格)若一位男奴逃到敌国,谁带他回来,谁将拥有该奴隶。”这反映出,当时的赫梯帝国(     
A.法典渗透民主思想B.存在劳动力流失现象
C.农耕经济占据主导D.跨区域贸易基本成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