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说故事是先民们对生活的加工和艺术提炼,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历史记载是人们对过往的追忆和反思,是特定时期社会意识的体现。下表为中外古代部分传说的记载。

部分中外古代的传说故事

事迹出处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耶和华见到地上充满败坏、强暴和不法的邪恶行为,于是计划用洪水消灭恶人。同时他也发现,人类之中有一位叫做诺亚的好人。耶和华指示诺亚建造一艘方舟,带着他的家人以及牲畜与鸟类等动物逃生。《旧约·创世纪》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
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生活的困苦,帮人类从奥林匹斯山盗取了火,因此触怒宙斯,被惩罚钉在高加索的山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列子·汤问》
摩西带领希伯来人返回故乡,上帝将海水一分为二、开出一条道路给希伯来人行走。当希伯来人通过后,又把海水合二为一把后面追赶的法老军队淹没。《旧约·出埃及记》
根据材料中相关联的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论证有力)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2 . 《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这表明了该法典(     
A.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B.延续并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
C.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D.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
2024-05-01更新 | 240次组卷 | 52卷引用:第二单元检测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不具备完善功能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2024-05-01更新 | 133次组卷 | 53卷引用: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二单元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限时训练
4 . 世界各个地域的早期人类社会是人类多样文化的源头。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也形成和发展起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下列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古巴比伦——最早驯化马、《汉谟拉比法典》
B.古代日本文化——桑奇大塔、《源氏物语》
C.玛雅文明——最早种植甘蔗、羽蛇神金字塔
D.阿拉伯文化——克尔白神庙、“悬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教材P16两幅图片“人首飞牛石雕”“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两幅图片内容反映了两河流域文明的什么特点?
2024-03-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6 .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文化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

(1)写出示意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B____D____F____E____
(2)将以下世界文化遗产前的序号与其所在示意图中的大致位置相对应。
①佛教   ②金字塔   ③雅典卫城   ④古罗马   ⑤巴比伦城   ⑥殷墟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   ⑥—(____
(3)古埃及人颂扬法老:“威令在的你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表明(     
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B.法老崇尚理性C.法老具有无尚权威D.法老以德治国
(4)“阿拉伯数字”实际上的发明者是(     
A.苏美尔人B.阿拉伯人C.古埃及人D.古印度人
(5)在第(2)题所列六项世界文化遗产中任选两项,说说它们入选的理由。
(6)综合上述信息,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有哪些重要特征?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充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摘编自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

史料二   阿拉伯学者翻译了许多古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辉煌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阿拉伯人还创立了完整的现代数学。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是由阿拉伯人根据各民族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阿拉伯的建筑也十分著名,他们制造了比较精密的测天仪,在很多大城市设立了天文台,专门观测天象。

——摘编自有关阿拉伯人的相关文章


【探究】
根据上述史料,概括指出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人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2024-02-2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读如图,如图反映出,当时两河流域(     

注:一件苏美尔人墓葬出土的“饰板”,约公元前2500年。
A.出现了中央集权国家B.出现了阶级分化现象
C.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D.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汉谟拉比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一些城市的成文法或习惯法,以《乌尔纳姆法典》为范例,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令。法典的基本思想,是以新兴奴隶主阶级之法治理古巴比伦国家。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却严格保护奴隶占有制和私有制,保护租佃和高利贷者的利益……用法律维护和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这对各地豪强和氏族贵族的传统保守势力,随意解释法律和滥用司法大权,是一种约束、限制,也是下层人民保护自身有限利益的一种武器。

——摘编自史若冰《汉谟拉比的历史功绩》

史料二   苏美尔文明时期,盛行多神教自由信仰,王权对各种宗教信仰都不加以干涉,巴比伦人主导两河流域地区后,也继承了苏美尔人的宗教宽容传统,并不排斥异族的神。

——摘编自《多彩而开放的古代西亚文明》

史料三   几乎所有的神庙中,都有这样的描绘:国王双手捧着玛阿特女神,连同面包、啤酒等供品,一起敬献神前。这个简单的仪式包含着丰富的含义:玛阿特代表着神赐给人类的物质世界,它在国王管理下维持了初创时的和谐完美,在此时又由国王归还给神。这个给予和归还的过程象征着神与人之间的合作,即神创造世界,而人类以维持神创世界秩序的方式对神表示感激。这种神的创世行为就有了真实的意义,而神与人之间也就有了交流的渠道。通过这种合作,神与人共同维持他们的存在,达到永恒的境界。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意义。
(2)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古代西亚文化的历史特征。
(3)根据史料三,简要分析古代埃及人是如何看待神与人的关系的。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4-02-21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10 .
所属领域主要成就

作用

文学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来自《天方夜谭》。但丁的___________、莎士比亚的___________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

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科学技术数学伊本·穆萨的________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______________
天文白塔尼修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证明了发生________的可能性。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传人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医学伊本·西那的__________________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人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___________
2024-01-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预习自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